台灣行政院所聘請的顧問日本自衛隊前航空幕僚長、「空將」岩崎茂,他服役時的制服階級章有三顆星,若自衛隊階級稱呼改革,他就是「大將」(上將)。翻攝矢板明夫臉書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說,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高市早苗政府已經在研議修改日本自衛隊的階級稱呼,與正常國家的軍階接軌。若是修改後,日本將重新出現「大將」(上將)、「中將」、「大佐」(上校)等軍銜。
該報導說,這項改革是高市早苗的自民黨,與支持高市當選首相的日本維新會,在10月簽署聯合執政協議的內容之一。協議中記載,改革自衛隊階級與軍種稱呼將在「2026年度執行」,也就是預計明年4月開始的新一財政年度內修法執行。
日本維新會與自民黨推動這一改革,旨在改變一味避免使用軍事用語的慣例,以明確彰顯自衛隊是日本「國防組織」的定位。
根據研議的方案,原本稱呼為「陸將」、「海將」、「空將」的將級中,階級章比其他「將」多一顆星的統合幕僚長、陸海空幕僚長將改稱「大將」,一般的「將」級改稱「中將」,原稱「將補」的階級改稱更容易懂的「少將」。
原本的「1佐」將改稱「大佐」,「2佐」成為「中佐」,「3佐」成為「少佐」,尉官同樣類推。
自衛隊的階級結構本來就和美軍、北約(NATO)國家的結構類同,英文稱呼也比照各國軍隊,但是對日本自己的民眾,以及漢字圈的人士來說,自衛隊官銜有時會讓人不太能理解。報導指出,日本民間有時就搞不清楚是「1佐」比較高,還是「3佐」比較高。
另一自衛隊特產就是軍種稱呼,這次也將一併改革。自衛隊成立後步兵被稱為「普通科」,砲兵被稱為「特科」,工兵被稱為「施設科」,現在研議將全部改回步兵科、砲兵科、工兵科這些稱呼。
不過報導指出,在尉官以下的士官、士兵階級,如果改成一等兵、二等兵等稱呼,可能對士氣有所影響,也許不會變動。
日本防衛省內部也有異議認為,原本的稱呼用得好好的,已經固定下來,不宜又更動階級與兵種稱呼。日本過去也曾考慮過改革階級與兵種稱呼,但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