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媒揭中資滲透英國經濟血脈 持股機場、核電廠、水公司等總資產近8兆台幣

    2025-10-27 07:50 / 作者 國際中心
    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中資握有股份。路透社
    英國媒體揭露,與中國有關的資金在英國坐擁近8兆台幣的龐大資產,且涉足全球最繁忙機場、核電廠、水公司等關鍵基礎設施,旗下的連鎖旅館也遭英國內政部徵用為難民旅館,獲得逾6億元台幣的政府資金。

    英國《泰晤士報》週日版報導,根據評估,與中國(含香港)有關的資金在英國持有逾440項資產,價值超過1900億英鎊(約7.8兆元台幣)。其中,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實體在英持有資產價值約513億英鎊(約2.1兆元台幣)。

    報導稱,上述金額很可能已是低估,因為中國相關人士可憑其他國籍入股或成立公司,中港資金也可透過複雜的持股和跨國投資結構,掩飾其背景。許多活躍於英國市場、背後有中港資的大型企業,未必在英國設有稅籍,因此也未納入計算。

    中央社也引述報導指出,研判與中國資金有關的三家旅館和英國內政部簽訂有收容難民的合約,自英國政府獲取至少約1500萬英鎊(超過新台幣6億元)資金。

    其中,有2家難民旅館是由倫敦資產管理公司Kew Green經營的假日飯店(Holiday Inn),分別位於英格蘭南部肯特郡(Kent)和北部柴郡(Cheshire)。

    Kew Green的所有權可追溯至國營企業「中國旅遊集團」(CTG)在英國全境經營60多家飯店,以Holiday Inn為主,旗下「難民旅館」曾在今年8月遭反對英國政府移民政策的民眾示威抗議。

    另一家與中資有關的難民旅館則位於威爾斯首府卡地夫(Cardiff),所有權可追溯至國有企業「錦江國際集團」。

    在關鍵基礎設施方面,中港資持股項目包括歐洲最繁忙的倫敦希斯洛機場(Heathrow Airport);「辛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核電廠;英國規模最大的「泰晤士水公司」(Thames Water);英國最大型天然氣配送網Cadent Gas;蘇格蘭最大離岸風電場之一Inch Cape Offshore,以及英國境內至少其他7座離岸和岸上風電場。

    中港資持股項目還包括英國前三大行動網路營運商VodafoneThree;以及殼牌(Shell)石油、英國石油(BP)、礦業巨頭力拓集團(Rio Tinto)、製藥大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及總部位於倫敦、業務廣及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大型資料運算中心營運商Global Switch。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營企業「中國投資公司」(CIC)也在2017年結合其他中資夥伴,收購了總部位於倫敦和盧森堡的物流地產公司Logicor。

    Logicor在歐洲16個國家擁有倉儲物流設施,在關鍵交通運輸節點和人口稠密處持有或經營開發不動產,總計超過600處。隨著數位經濟發展,Logicor在英國的配發中心已達近180個。

    此外,中港資也涉足英國首屈一指的大學住宿開發商UPP、數十家私立學校、足球隊、高爾夫球俱樂部,以及英國識別度最高的啤酒吧連鎖品牌之一Greene King、在英國規模排名前3的美妝醫藥零售網Superdrug、源自英國的跑車和電動車品牌Lotus(蓮花汽車)、大型保全監視系統業者Dynamic CCTV等。

    中國資金對英國的政治影響力近年引發越來越多關切,中共黨國機器與中國私人資金之間的模糊界線也引起注意。報導稱,以爭議持續延燒的中國新大使館建案為例,中國2018年在倫敦以逾2.5億英鎊買下英國皇家鑄幣廠舊址(Royal Mint Court),規劃興建歐洲最大規模使館,但至今未獲英國官方核准。

    關於中國駐英大使館一案,理論上應該只涉及官方角力,但持有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的中國敬業集團曾表態,只要英國政府放行中國新使館建案,敬業集團即願意取消對英國政府索賠10億英鎊。

    敬業集團2020年收購英國鋼鐵公司後,因不堪虧損揚言關閉。今年4月,英國國會緊急通過法案,允許政府接管英國鋼鐵公司。敬業集團曾揚言,英方需付出至少10億英鎊,以贖回英國鋼鐵公司所有權。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