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安全國務大臣圖根哈特。路透社資料照片
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投書英媒,宣稱英國必須支持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否則恐面臨外交關係破裂的風險。英中關係近來持續緊繃,除了兩名被控
中國間諜的被告遭撤告,引發軒然大波;中方堅持要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的計畫,也引發更多疑慮。
英國《每日電訊報》週日(10/26)刊出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的投書,他表示「確保中英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在於英國政府接受「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並承認「台海兩岸同屬中國」。
鄭澤光寫道,英國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建交時,曾「明確承諾」捍衛中國對台灣的主張,「這段歷史不應被遺忘」。
他引用1972年《中英聯合公報》中的兩段文字,指出英國「認識到(acknowledging)中國政府關於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省的立場」,且「認知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鄭澤光表示:「正是因為英國作出這項明確承諾,兩國才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這段歷史不容忘記。」
鄭澤光強調,雖然中國仍致力於「和平統一」,但也準備好「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台灣。鄭澤光呼籲英國政府「恪守1972年所作出的莊嚴承諾」,依據「一個中國原則」謹慎妥善處理台灣相關問題。
英前大臣:英國從未承認中方主張對此,保守黨前安全國務大臣、現任國會議員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向《
每日電訊報》表示:「自1972年以來,英國一直認識到(has acknowledged)中方對台灣所持的強烈立場,但歷史事實是,我們從未承認或支持這些主張(we have never recognised or supported these claims),包括對台灣的完全主權。」
他指出,北京試圖曲解國際法,特別是聲稱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賦予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這應當被抵制」。他強調:「這些問題理應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以經濟脅迫迫使他人屈服,不會讓其變得合法。」
他並指出:「台灣的戰略重要性被嚴重低估。它是民主國家,也是多領域的重要夥伴——尤其在全球最關鍵的產業之一。」
acknowledge與recognize有別事實上,西方各國當年與中國建交時,對於中方宣稱「兩岸中國人堅持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內容,都以英文的「認識到」(
acknowledge)一詞表述立場,而非「承認」(recognize / recognise )。但中共譯為中文時,則一律譯為「承認」。
英國外交部發言人則重申:「英國對台立場長期未變。我們認為台灣問題應由台海兩岸人民透過對話和平解決,而非單方面改變現狀。」
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執政黨籍議員索恩貝里(Emily Thornberry)則表示,英國對台政策「未曾改變」,並強調英國將持續與台灣政府保持聯繫:「雖然英國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我們之間存在強健的非官方關係。」
保守黨前國會外委會主席
克恩斯(Alicia Kearns)則批評:「中國大使公然藐視英國在台灣議題上的既定立場,他的威脅言論正顯示出工黨的卑躬屈膝如何助長了北京的氣焰。」
克恩斯表示:「可惜工黨政府在面對中國對港人懸賞綁架威脅時,不僅沒有追究責任,連國會受攻擊一事都未予嚴正回應。」
曾稱要吸引中資重振經濟 施凱爾面臨更大壓力《每日電訊報》指出,鄭澤光的投書內容將使英國首相施凱爾(Sir Keir Starmer)面臨更大壓力。英國2023年指控兩名男子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今年9月卻在開庭前幾週突然撤銷起訴。外界指責施凱爾政府刻意讓此案流產,以免激怒北京。
施凱爾領導的工黨在2024年的競選政見中承諾,要藉由吸引中國投資以「重振經濟」,開啟「國家更新的十年」。但批評者指責工黨政府為了貿易與投資,一再忽視國安風險。
鄭澤光也抨擊台灣民進黨政府,稱「台海和平穩定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於『台獨』分裂活動及外部勢力的縱容與支持」。
他並宣稱,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禁止台灣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機構有任何互動」。
英國政府已拒絕此一說法,主張台灣應被允許以觀察員、來賓或正式會員身分參與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