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船隻進出巴拿馬運河的巴爾博亞港。路透社
中國積極投資全球關鍵港口,引發美方擔憂,視此舉為戰略風險。路透社今日(9/16)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以將削弱中國的全球港口網路視為使命,將發動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海上攻勢,要把更多戰略碼頭納入西方國家控制之下。
據路透社報導,這是1970年代以來美國擴大海上影響力最具雄心的舉措之一,藉此緩解一旦發生衝突、美國將處於不利地位的擔憂。知情人士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認為,美國的商業航運船隊不足以在戰爭時期為軍隊提供後勤支持,稱華府對外國船舶和港口過度依賴。
3名知情人士表示,白宮正在考慮支持美國或西方私人企業收購中資持有的港口股份等選項。他們沒有提及任何具體公司,僅以貝萊德(BlackRock)計劃收購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集團在全球23個國家的港口為例,其中包含引發美中角力的巴拿馬運河收購案。
知情人士稱,除巴拿馬外,美國官員和國會議員還擔心中國在希臘、西班牙、加勒比海和美國西岸港口等持有海上基礎設施。其中,美國有意對希臘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進行考察,中國大型航運公司中遠集團持有該港口67%股權。
3名知情人士續指,美國也對中國在牙買加金士頓港(Port of Kingston)的投資表示擔憂,目前由中國招商局集團與法商達飛海運集團共同持有港口股權。同時,中遠集團也在美國與當地合作夥伴對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的貨櫃碼頭進行投資。
知情人士稱,上述行動構成自尼克森(Richard Nixon)擔任總統以來,美國為提高自身在全球航運中的地位而做出最具雄心的努力。尼克森曾在任內試圖強化國內造船業、商船註冊和美國的海上力量。
情報和風險管理顧問公司KCS集團創辦人普勒羅勃(Stuart Poole-Robb)認為,美國在短中期內可能會持續努力,透過建立聯盟和夥伴關係,來對抗中國在關鍵港口的影響力,遏制中國在實力和經濟方面的成長。
對此,中國駐華府外交使團發言人表示,中國在國際法框架內與其他國家正常合作,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非法、不合理的單邊制裁和所謂『長臂管轄』,堅決反對以經濟脅迫和霸凌、欺凌行為損害他國正當權益。」
根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去年公布的報告,截至2024年8月,中國透過各種公司,在全球129個港口計畫進行投資。美國海軍估計,中國造船業的產能是美國的230倍,這意味著美國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趕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