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9月9日正式啟用了在藍尼羅河興建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路透社
衣索比亞週二(9日)正式啟用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大壩。該計畫將為數百萬衣索比亞人提供能源,卻也加深了與尼羅河下游國家埃及的裂痕,雙方就水權問題衝突。
衣索比亞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1.2億人口。它把週二啟用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Grand Ethiopian Renaissance Dam ,GERD)視為強力發展經濟的核心。該項目耗資50億美元,位於尼羅河上游的一條支流藍尼羅河上。
該大壩始建於2011年,其發電量最終將從目前兩台已啟用水力渦輪機所產生的750百萬瓦(MW),增至515019百萬瓦。
總理阿比(Abiy Ahmed)表示,衣索比亞將利用這些能源改善衣索比亞的電力供應,同時也向該地區出口剩餘電力。
「炸掉那座大壩」然而,衣索比亞的下游鄰國卻滿懷恐懼。埃及在1960年代於尼羅河建造了自己的亞斯文大壩,它現在擔心衣索比亞復興大壩,可能在乾旱時期限制供水給埃及,還可能導致上游再建造其他大壩。
埃及從一開始就強烈反對這座大壩,認為它違反了可追溯到英國殖民時代的水權條約,對埃及構成生存威脅。埃及擁有約1.08億人口,其約90%的淡水依賴尼羅河。
埃及外交部發言人哈拉夫(Tamim Khallaf)週一告訴路透社,埃及將繼續密切關注藍尼羅河上的事態發展,並「行使其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來捍衛和保護埃及人民利益的權利」。
蘇丹也與埃及一同呼籲就大壩的蓄水和運營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同時,藍尼羅河下游的蘇丹,也可能因新大壩管控洪水,供應廉價電力受益。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美方支持了開羅的立場。川普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局面,開羅最終可能會「炸掉那座大壩」。
區域衝突的根源?衣索比亞堅持認為該項目的開發是其主權權利,並繼續推進。2020年,它開始分階段蓄水,同時辯稱該大壩不會對下游國家造成重大傷害。
阿比在7月告訴國會:「復興大壩不是威脅,而是一個共同的機會。它將產生的能源和發展不僅限於提升衣索比亞。」
獨立研究顯示,到目前為止,尚未記錄到下游水流有重大中斷。部分原因是在這五年蓄水期間,雨量充足,且選在潮濕季節小心翼翼地蓄水。
2020年衛星照片顯示,衣索比亞復興大壩在藍尼羅河水域造成的蓄水區。路透社
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CG)的泰勒(Magnus Taylor)表示,在衣索比亞,這個多年來一直面臨內部族裔衝突的國家,復興大壩已成為民族團結的來源。他說:「衣索比亞應有能力在自己的領土建造一座大壩……不該被埃及擺布,這一觀點廣泛獲得大多數衣索比亞人的支持。」
當地媒體報導,衣索比亞中央銀行提供了該項目91%的資金,另外9%由衣索比亞人透過出售債券和捐贈資助,沒有任何外國援助。
智庫Sahan Research的研究員布萊登(Matt Bryden)表示,衣索比亞過去一年與埃及在大壩問題上的關係已經惡化,而情況可能變得更糟。
他表示,內陸國家衣索比亞想透過厄利垂亞或索馬利亞獲得出海口,這使得埃及加強投入對厄利垂亞和索馬利亞的影響力。
布萊登說,衣索比亞感到埃及不僅要決定尼羅河的用水量,還要決定通往紅海的權利,這顯然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