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中國杭州市餘杭區部分區域自來水傳出惡臭及發黃,許多當地民眾在社群媒體抱怨。取自微博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自來水出現明顯異味,引發居民囤搶礦泉水。官方在事發三天後通報稱,初判異味源自藻類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並已依法查處網傳「糞水」謠言,但許多民眾仍無法信服官方說法。
杭州市餘杭區的仁和街道和良渚街道(「街道」為相當於鄉鎮的行政區),7月16日起自來水出現明顯異味。許多居民在社群媒體反映自來水出現惡臭,且過濾出黃色不明物質。有網友發布影片顯示,蓮蓬頭濾芯30秒就變黃;另有影片顯示,當地居民在超市搶購和囤積礦泉水。
餘杭區政府19日在官方微信號通報稱,當地水廠在16日上午8時發現水質嗅味指標異常,採樣分析確認後即啟動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切換水源,「供水水質得到有效控制,出廠水質安全」。
通報稱,初步查明導致異味的是「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溯源調查中,有關結果將及時公布。通報又稱,目前網路謠言較多,關於「糞水」的謠言,警方已依法查處。
當地民眾用洗臉巾包住水龍頭的測試結果。取自微博
官方說法仍引起許多民眾懷疑,也有網友憂心餘杭當地食品廠未停工。
財新網報導,根據同濟大學學者論文,硫醚類物質是水中主要致臭物質之一,氣味常被描述為化糞池味、腐臭等,臭味與大量藍藻分解有關,多發生於夏天高溫時期。
傳水務集團幹部報復 官方闢謠南方網則報導,18日有網友大量轉發一則「警情通報」,內容稱杭州水務集團一名劉姓幹部因不滿人事調動,將主城區13處水路接入糞水排污管網,禍及周邊近300萬居民。
杭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市公安局主辦的闢謠平台當天則闢謠,稱上述內容不實。
餘杭區多名居民16日發文稱,家中自來水出現刺鼻異味,有人形容是死老鼠或化糞池的味道,還有人表示像塑膠燃燒和農藥味。
除了異味,有居民用洗臉巾包覆水龍頭半小時後,便成了深褐色,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大批網友曬出深褐色洗臉巾。有網友連續兩天「跨區」洗澡,有小區飲用水販賣機賣斷貨。影響所及,全國其他地區網友也表示不敢去杭州旅遊,戲稱杭州是「便州」。
但是官方處理一直未令民眾滿意。16日當晚,杭州餘杭水務控股集團公眾號發布通報稱,該公司在氣味異常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切換其他水源供水,組織人員對相關管網開展沖洗,下午已恢復正常,並請用戶排放管道內存水至正常後方可使用。
7月17日下午,杭州餘杭水務公司再次通報,除了表達歉意,稱為了彌補用戶損失,將會給予7月份每戶5噸水費的減免。
取自微博
但許多民眾表示,5噸水的水費僅約14.25元人民幣(約58元台幣),連一杯咖啡都買不到。有網友說:「有人問我給一千萬,讓你吃屎同意嗎?結果給我14.25元,我就吃屎了。」
《紅星新聞》報導,有當地居民自行將自來水送檢,檢測項目包括色度、渾濁度、臭和味、pH、游離氯、氨,檢測結果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限值。但有居民表示,希望能公布有機物、微生物等相關指標的檢測結果,以便判斷水是否適合飲用。
《九派新聞》則報導,有居民19日表示,自來水已聞不出異味,但仍然不敢使用。
2025年7月16日,杭州自來水傳出惡臭及發黃,許多當地民眾在社群媒體抱怨。取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