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馬斯克「美國黨」有立足地?專家:錢不是問題、問題是耐心

    2025-07-07 14:20 / 作者 桂家齊
    全球首富馬斯克宣布要成立新政黨「美國黨」。圖為他在白宮出席內閣會議資料照片。路透社
    全球首富馬斯克和美國總統川普鬧翻後,宣布要成立政黨「美國黨」挑戰美國的兩黨體制。但許多專家表示,美國的選舉制度可說是專為兩黨體制打造,第三政黨不僅不可能贏得總統大選,要挑戰兩黨在國會中的席次也絕非容易。還有專家指出,馬斯克雖然擁有組建新政黨的資金,但他更需要的是耐心,因為要讓「美國黨」成為他心目中的關鍵政黨,恐怕得耗時數十年時間。

    「贏者全拿」堵死第三政黨的路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政治史和政治學方法論的諾埃爾(Hans Noel)向《華盛頓郵報》表示,美國的體制難以讓第三政黨或多黨政治有立足之地。

    尤其是美國總統大選採取「贏者全拿」(winner-take-all)制,民主黨和共和黨以外的政黨要拿下1張選舉人票都很困難,更別提獲勝。諾埃爾說:「必須徹底獲勝才可能拿到部分成果。」他接著表示:「(美國)和別的民主國家不一樣,那裏可能可以有小政黨贏得2成或3成選票,然後取得立法機構中的部分席次,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

    上一屆有第三政黨總統候選人拿下選舉人票的大選是1968年,當時美國獨立黨(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候選人華勒斯(George Wallace)贏得南方5州的選舉人票。

    億萬富豪裴洛(Ross Perot)於1992年曾以獨立參選人身分角逐總統,贏得近1/5普選票,但未拿下任何1州的選舉人票,該場選舉由民主黨候選人柯林頓(Bill Clinton)勝選。

    各州法律障礙大

    美國50州有各自的法律規範,決定那些政黨可被列入選票內。資深選舉法律師卡波爾(Brett Kappel)向CBS表示,各州的相關法規障礙「從高到非常高」都有。他指出,新成立的政黨可能在部分地方州提交大量連署書,才能讓候選人被列入選票,且須在多次選舉中獲得一定比例的選票才能取得正式地位。

    以加州為例,新政黨需要讓0.33%合格選民、相當於7.5萬人註冊為該黨黨員,或是提交110萬名選民的簽署書。在達成此門檻被認可為政黨後,新政黨還需在州選舉中贏得至少2%選票,或是繼續符合0.33%選民為註冊黨員的規定。

    若要讓政黨從州層級跨越至全國層級,該政黨還必須尋求聯邦選舉委員會(FEC)的諮詢意見。卡波爾說,此舉勢必會招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強烈抵制,包括對各州的簽署文件提出司法挑戰。對有意成立新政黨的馬斯克或任何其他人來說,都得有心理準備花大錢打官司。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馬斯克的耐性

    無論是法律規定的簽名數量,或是選舉經費,一旦升級為全國性選舉,相關金額可能是州選舉的3倍以上。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桑福德公共政策學院(San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教授麥科考(Mac McCorkle)說:「要把名字列在選票上,需要很大量的簽名訴願書。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他(馬斯克)或許有足夠的錢可做到。」

    卡波爾則說,雖然錢對馬斯克來說不是問題,但成立政黨的耗時考驗這位企業家的耐性。他說:「成立新政黨且將政黨列入選票上,有著重重阻礙且難度極高。如果有用之不竭的金錢,可能做得到,但這是一項耗時多年的工程,會花上數億、數十億以上的金錢。」

    卡波爾同時表示,馬斯克暗示要讓新政黨參加2026期中選舉,從時間上來看根本不可能。

    專家同時質疑,從馬斯克經營企業的風格來看,他對團隊要求甚高,經常設定難以達成的時程目標。他能否接受新政黨成立後得屢戰屢敗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

    麥科考說:「我不確定他是否有這個耐性。他要如何評價參選人的績效?」麥科考還說,不認為馬斯克有意「花一輩子時間來成立一個新政黨」。他說:「我認為他是因為和川普之間的恩怨,企圖抹殺他的政治成果。」
    桂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