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進軍遠洋威脅增 日本首度拍板出口6護衛艦至菲律賓

    2025-07-06 14:30 / 作者 朱紹聖
    共軍遼寧艦、山東艦首次進行雙航艦編隊演習。新華社
    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及「山東號」日前突破第一島鏈,同步在太平洋海域展開演練,進軍遠洋意圖可見。日本《讀賣新聞》週日(7/6)透露,日本和菲律賓政府已同意出口日本自衛隊的二手護衛艦,提高與菲國軍方的協同作戰能力,強化對中國的威攝和應變能力。

    《讀賣新聞》引述多位日本政府官員透露,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Gilberto Teodoro)6月初在新加坡會晤時,雙方確認二手護衛艦的出口事宜。若出口成功,將是此類交易的首例。

    報導指出,預計此次將出口6艘海上自衛隊的阿武隈級巡防艦。該型巡防艦服役已超過30年,由於自衛隊人員短缺,需要更換為操作人員較少的新艦艇,因此計劃將阿武隈級巡防艦逐步退役。官員透露,菲律賓軍方計畫今年夏季對艦艇進行主砲等裝備檢查,為出口做最後準備。

    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布的《2025年軍事平衡報告》,中國軍隊擁有102艘驅逐艦等水面作戰艦艇,但菲律賓軍隊僅有兩艘巡防艦。面對中國軍隊在南海日增的壓力,菲國在確保艦艇數量方面刻不容緩。

    然而,根據日本《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規定,日本可出口海外的國防裝備限制為救援、運輸、警戒、監視和掃海5種類型,攻擊能力較強的驅逐艦不能直接出口,但共同開發不在此例。日本也打算就菲律賓所需的裝備和通訊設備進行共同開發,往出口的方向推進。未來亦計畫出口新型護衛艦。

    日菲兩國正深化安全合作,並建立準同盟關係。日本首相石破茂和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4月的峰會上同意就簽署《物品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展開討論,以允許日本自衛隊和菲律賓軍方共享食品、燃料和其他物資。

    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存在領土爭端,日本也面臨中國在東海的海上擴張。報導認為,菲律賓若部署由日本研發的護衛艦,預計將提升其聯合應對能力,一名海自高官希望此舉能夠「牽制中國軍隊的動向」。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