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號稱「帝王蚌」,可熱炒、下火鍋,也可當生魚片生吃。美聯社
美國華盛頓州海岸,養殖著一大片令人垂涎的美食「象拔蚌」,這些嬌客每天清晨由潛水夫採收,下午已在飛往中國的飛機上,不過中美關稅戰後中國訂單消失、美國潛水夫失業,而周一(5/12)美中宣布暫時調降關稅,也許能讓象拔蚌養殖、出口起死回生。
象拔蚌號稱「帝王蚌」,不但體型巨大,價格也很高貴。美聯社
象拔蚌(geoduck)一般重約2磅(約0.9公斤),但也有6、7公斤的巨無霸,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等都形容其外形「狀似陰莖」,雖長得抱歉但口感滑順、味美甜鮮。美聯社指西方料理方式通常是將其切片當生魚片,而中國老饕偏好用炒的或下到火鍋。
中國海南島三亞一間餐廳中的象拔蚌。美聯社
象拔蚌號稱「帝王蚌」,體型巨大,要價也很帝王級,關稅戰前餐廳每磅(0.45公斤)要價100到150美元(約3039元到4560元台幣)。
中國海南三亞一間餐廳的顧客觀賞象拔蚌。美聯社
象拔蚌生長於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海中,華盛頓州蘇跨米西族印地安部落(Suquamish Tribe)的喬治(Joshua George),是在薩利希海(Salish Sea)採收象拔蚌的潛水夫,這裡9成以上的象拔蚌都銷往中國。
潛水夫捕撈象拔蚌。美聯社
在中美爆發關稅戰後,美國上月對中國產品課徵至少145%關稅,中國對美產品徵收125%關稅報復,西雅圖的象拔蚌出口商發現中國訂單全遭取消,而喬治則失業了,他說:「這是24年來我第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或者能不能回去工作;我是不是得找新工作,又或者我該做什麼。」
潛水夫清除海床的沙子,讓沙中的象拔蚌現形。美聯社
有的產品可以長期保存,象拔蚌不行,銷往中國的象拔蚌都是收成當日活體運輸,潛水夫清晨採收、下午已經在飛機上,所以訂單一取消,潛水夫立刻失業。蘇跨米西部落企業「蘇跨米西海鮮(Suquamish Seafoods)」經理布爾(Jim Boure)說:「我們開始接到買家的電話,說訂單被取消了,整個市場,每個人都必須停下來。」
美國華盛頓州一名漁人在船上,撈起水下潛水伕收成的象拔蚌。美聯社
華盛頓州政府去年和各部落共捕獲約340萬磅(約154萬公斤)象拔蚌,僅州政府就有2240萬美元(約6.8億元台幣)收益,這還不論私人養殖場的收成及收益,美聯社指華盛頓州政府並未追蹤私人養殖場的收成數量。
美國華盛頓州一艘船上正處理剛撈捕上來的象拔蚌。美聯社
華盛頓州自然資源部門的水生資源項目經理李夫斯(Blain Reeves)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該州潛水員從州內水域採集數量,僅預期產量的一半,「如果產量只有一半,我們的收入就會減半。」
美國華盛頓州一名潛水夫剛捕撈上船的象拔蚌。美聯社
蘇跨米西部落的養殖場目前沒有訂單,但仍須要維持養殖,以便有朝一日中國訂單恢復,能馬上出貨。另一潛水夫伯瑟(Kyle Purser)擔心工作會被奪走:「當你眼睜睜看著錢消失,而你還要養家糊口,又不知道何時能拿到下一份薪水時,壓力真的很大。」
象拔蚌號稱「帝王蚌」,不但體型巨大,價格也很高貴;圖為華盛頓州剛「收成」的象拔蚌。美聯社
而美中的關稅戰,其實便宜了加拿大的象拔蚌,截至4月底,中國對美國象拔蚌課徵的關稅為145%,但對加拿大象拔蚌僅25%。加拿大水下採收協會(UHA)主席奧斯汀(James Austin)預估加國今年象拔蚌產量將達到275萬磅(約125萬公斤),收入約6000萬加元(約13億元台幣)。
象拔蚌號稱「帝王蚌」,不但體型巨大,價格也很高貴;圖為華盛頓州剛「收成」的象拔蚌。美聯社
奧斯汀說加拿大3月受到25%的關稅打擊,象拔蚌出口跌至每磅12美元(約365元台幣);但美國4月苦吞125%關稅後,加拿大象拔蚌出口價回升到每磅17美元(約518元台幣)。
象拔蚌號稱「帝王蚌」,不但體型巨大,價格也很高貴;圖為華盛頓州剛「收成」的象拔蚌。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上週六到本周日(5/10到5/11)於日內瓦展開經貿會談,周一(5/12)公布的協議,美對中國進口貨加徵的關稅從145%降為30%;中國對美國貨加徵關稅從125%降為10%。這也為已經停擺的美國象拔蚌產業帶來希望。
中國海南三亞一間餐廳的展示水族箱,可見象拔蚌。美聯社
美國華盛頓州一名廚師正處理象拔蚌生魚片。美聯社
中國海南三亞一間餐廳中,一名兒童觀察著象拔蚌。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