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逃避川普關稅來這招!中國廠商被爆「低報貨物價格」

    2025-05-06 16:17 / 作者 陳家齊
    中國深圳鹽田港貨櫃碼頭。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對中國進口貨加徵的145%關稅,正使中國廠商極難用合理的價格賣貨到美國。但《金融時報》的系列報導指出,中國商人有許多規避伎倆,除了用「洗產地」的方式繞開關稅限制,也用低報貨物價值的方式逃避關稅。

    完稅後交貨

    這個伎倆的核心是「完稅後交貨」(DDP)機制。這個機制是讓出口商預先報稅繳交關稅,出口到美國時,美國客戶就不會收到關稅帳單。《金融時報》調查中國供應商向美國小企業提供的報價狀況發現,這些中國供應商基本上都向美國客戶表示,他們會故意低報貨物價值,減少關稅。

    物流平台Flexport執行長彼得森(Ryan Petersen)向《金融時報》說:「我們看到愈來愈多中國工廠主動為(美國)企業支付關稅,然後向美國出售商品時,低報售價逃避應繳納的關稅。」

    對美國公司提供對中採購問題諮詢的律師哈里斯(Dan Harris)直言:「這完全是逃避關稅的行為。」他說,雖然美國聯邦檢察官會追究參與這種行為的美國公司,但無力去追究中國的出口商。

    經營肥皂和美容產品公司No Tox Life的米爾福德(Callie Milford),就表示她收到中國供應商的通知,表示出貨給她的包裝材料並不會因為川普關稅上漲,因為中國供應商會「使用完稅後交貨機制,基本將低報貨物價值」。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加州食品製造商老闆表示,川普提高關稅後不久,一位中國供應商也是主動提出要改成完稅後交貨。他說:「我要不解僱我的團隊,要不就得參加詐欺。」

    境外進口商

    一些中國公司向美國客戶主動提出註冊為「境外登記進口商」(foreign importer of record),負責支付任何關稅。美國允許在美國沒有業務的境外公司,繳納少量保證金即可註冊為進口商。這是主要國家中罕見的作法,也使得美國當局難以對關稅詐欺執行罰款。

    2008年的美國政府報告發現,司法部很少追究境外登記進口商的詐欺案,因為在外國法院很難成功提訴追討關稅。

    對此,川普政策來源之一的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2025計畫》報告,建議美國政府要求境外登記進口商在貨物入境時繳交遠高於稅率的現金押金,或者必須在美國配置足夠的資產,確保美國罰錢時找得到資產扣押。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