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參加波克夏海瑟威控股公司股東大會。路透社
現年94歲的「股神」巴菲特週六 (5/3)宣布將於年底退休。這位聞名全世界的最強投資人帶領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從紡織商轉型成投資集團。亮眼的投資成績讓巴菲特成為華爾街巨擘,也因此被稱為「奧瑪哈先知」(Oracle of Omaha)。奧瑪哈是巴菲特出生及發跡和居住的內布拉斯加州城鎮。
以下是巴菲特過去60年來的最佳和最糟投資紀錄:
最佳投資*國民保險公司和國民火災及海事保險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and National Fire & Marine)
波克夏海瑟威於1967年投入資金,也是巴菲特的第一批保險投資項目。此投資所得為波克夏未來多年提供足夠資本,而該公司的保險投資部門也持續成長,目前手上握有蓋可產險(GEICO)、再保險集團(General Reinsurance)和多家保險公司股份。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相關流通股本達1730億美元。
*美國運通、可口可樂、美國銀行(American Express、Coca-Cola、Bank of America )
在市場因醜聞和營運狀況不佳而失去對上述3家公司的投資興趣時,巴菲特發揮危機入市的精神買下它們的股票。這些持股共為巴菲特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價值,遠超過他當時購入的價格,而這筆投資所得還不包括多年來分得的股息股利。
*蘋果公司(Apple)
巴菲特總是說,他不了解科技公司,無法確認哪間公司會是市場上的長期贏家。但他眼光精準,於2016年買下蘋果公司股份。巴菲特事後透露,之所以投入310億美元持股蘋果,是因為他理解到製造iPhone的蘋果不僅僅是科技公司,也是消費性商品品牌,擁有極度忠誠的用戶。這項投資在他賣出持股前已價值逾1740億美元。
*比亞迪(BYD)
在投資夥伴、已故波克夏海瑟威副董事長孟格(Charlie Munger)的建議下,巴菲特於2008年投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當年投資金額為2億3200萬美元。當巴菲特開始脫手持股時,這些股票的價值已上揚至90億美元。目前波克夏仍持有約價值18億美元的比亞迪股份。
*時思糖果(See’s Candy)
巴菲特曾多次表示,1972年買下時思糖果是他投資生涯的轉捩點。過去巴菲特總是採取「炒低點」的策略,即大量買入價格遠低於帳面價值的廉價股票。但當年孟格說服他,若一家公司有長期競爭力,就值得以較高價格買入。
巴菲特於是以2500萬美元買下時思糖果,是該公司當時帳面價格的3倍。
但這項投資證明孟格的看法。時思於2011年的稅前價值達到16.5億美元,而巴菲特幾乎年年都向股東提及這項投資獲利的成功案例。
*波克夏海瑟威能源(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波克夏海瑟威於2000年以21億美元、每股35.05美元買下公用事業「中美能源公司」(MidAmerican Energy)股份。該公司經歷更名及多次購併,包括太平洋電力集團(PacifiCorp)和內華達能源公司(NV Energy)。
投資公用能源設施為波克夏長期帶來穩定和鉅額獲利。雖然巴菲特表示,能源設施因多次被指與導致野火災情有關,而未能如以前般獲利穩定,但波克夏能源於2024年的獲利仍有37億美元。
最糟投資
*波克夏海瑟威
巴菲特曾說,當時買下波克夏海瑟威紡織廠是他這輩子最糟的投資。他於1965年買下紡織廠,持續虧損多年直至巴菲特決定在1985年關閉紡織廠。但事實是,巴菲特於1962年以每股7或8美元陸續買進波克夏紡織廠股份,迄今已來到每股80萬9350美元。巴菲特口中的「最糟投資」其實仍讓他收穫滿滿。
*德克思鞋業(Dexter Shoe Co.)
巴菲特說,他在1993年以4.33億美元收購德克思鞋業是一大錯誤。尤其他是以波克夏股票交換持股,更是錯上加錯。他表示,這等於把波克夏公司1.6%股份送給一家毫無價值的公司。
*錯失機會
這位股神表示,他過去多年的最糟錯誤其實是那些他沒有做出的投資。如果巴菲特早期投入資金給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或微軟(Microsoft)等科技公司,波克夏便可輕鬆賺進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鈔票。
不僅錯失投資科技公司的先機,巴菲特曾說過,當他沒有下定決定投入1億美元買下沃爾瑪(Walmart )的股票時,也是後悔得不得了。如今這批股票的價值將近100億美元。
*太早脫手
在新冠疫情爆發不久前,巴菲特似乎對手上部分持股不甚滿意。在富國銀行(Wells Fargo)爆發虛假帳戶醜聞後,巴菲特開始拋售手上5億持股,每股賣價約為30美元。他還以每股不到100美元賣出摩根大通(JP Morgan)持股。這兩家銀行的股票在他賣出後股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