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顧亞洲象瀕危 泰國將「對大象進行節育」減少人象衝突

    2025-02-07 12:04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10月5日,泰國清邁大洪水後,一頭大象的屍體陷在土石和樹枝裡。美聯社
    人類不斷開發土地,破壞野生動物棲地,並與野生動物發生衝突。泰國正努力解決人類與野生大象的衝突問題,結果泰國國家公園局提出的辦法,是對一些野生大象注射避孕藥,對大象展開節育措施;亞洲象早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令人不禁質疑強迫大象節育的合理性。

    《衛報》6日報導,雖然南非已經對野生非洲象用過避孕藥,但這對大象會造成什麼長期影響,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檢測。泰國去年開始對7頭圈養的大象進行藥物試驗,用空氣槍將避孕藥注射到大象前腿或臀部肌肉內,官員稱「沒有任何副作用」。

    泰國國家公園局野生動物影響者協助中心主任蘇帕基特(Supakit Vinitpornsawan)表示,將對大約20頭已經誕下小象的野生母象進行節育,為期7年,強調獸醫會密切監測這些母象,「進行體檢、採集血液來檢查賀爾蒙濃度,我們想確定賀爾蒙濃度在這7年內是否穩定、對大象有何長期影響」。

    蘇帕基特強調,這不是要阻止大象繁殖,只是「暫停一部分動物的繁殖」,配合其他措施來控制人類與動物的衝突。對於有人認為,應該收回森林周邊那些被開發的林地,蘇帕基特回應,那些地方已經建立了社區和工業區,回收很難。

    蘇帕基特承認,對大象實施節育很敏感,不只因為亞洲象是瀕危物種,也因為大象是泰國國獸。不過,泰國國家公園局已經針對野生大象節育的提案舉行公開說明,預計今年年底前實施。

    2021年11月7日,泰國佛丕府(Phetchaburi)大象保護區裡的大象。美聯社

    2022年6月3日,泰國北碧府(Kanchanaburi)大象保護區裡的大象在吃人類提供的水果。美聯社

    亞洲象1986年就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EN)。泰國有4422頭野生大象,約一半分佈在5座森林,問題最大的是東部森林區;這座森林跨越泰國東部5個府,周圍都是農田和工業區,去年發生了4700起與大象有關的事件,19人死亡、22人受傷、67件財損、594件農地破壞案。

    東部大象教育中心研究員泰安(Taan Wannagul)說,人類的開發不只破壞大象棲地,也搶走了森林裡的水和其他資源,導致大象必須離開森林去覓食,而農田裡種滿了甘蔗和其他能補充大量能量的水果,「大象在森林裡通常要花22小時覓食,走10公里直到吃飽,但在農地裡就可以在1小時內吃飽,因為所有食物都在那裡」。

    泰安說,應該改善的是森林環境,並幫助農民適應,「農民可能必須減少農地面積,才能減少大象造成破壞的可能性」;橡膠農喜歡在夜間較涼時採收橡膠液,比較省時,但白天遇到大象的機率比較低,他建議政府應該提供補貼來鼓勵橡膠農改成白天工作,「動物的權益和人類的權益應該要平衡」。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