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美中猜忌將會持續 全球代工版圖正重塑

    2024-08-19 08:41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發表就任演說。美聯社
    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18日在國慶群眾大會上發表演說,談及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警告這將會對新加坡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產生影響,而無論美國11月總統大選是誰贏,美中互相猜忌的情況都會持續;他也提到,過去「低成本至上」的亞洲代工版圖正在改變,美、中、歐都希望重塑有利於己的供應鏈。

    《金融時報》報導,新加坡8月9日國慶,照例在國慶後第一或第二個週日舉行國慶群眾大會,總理發表年度演說,說明國家問題、政策、展望。今年5月才上任的總理黃循財18日在大會上指出,新加坡目前最關切的地緣政治問題,就是日益激烈的美中競爭。

    黃循財說,「美中互相猜忌和不信任的情況將會持續下去,作為一個完全依賴貿易和全球穩定環境的小國,我們必然會受到影響」,無論11月美國大選是誰勝出,「很顯然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會持續強硬,與此同時,中國也認為美國試圖壓制、打壓他們的崛起」。

    對中國態度轉趨強硬,是美國兩黨共識。共和黨的川普、民主黨的拜登執政間,都提高了中國進口品的關稅,中國也採取反制。而新加坡是極度仰賴貿易的國家,非常容易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2023年新加坡貿易佔GDP比是311%,為全球最高。

    新加坡在國防上相對仰賴美國,許多軍事裝備是向美國採購;然而,中國式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長期與美中同時維持友好關係,但難度也越來越高。

    黃循財在演說中還警告,全球製造業的版圖正在發生變化,已開發國家過去為了節省成本,經常外包給勞動力低廉的亞洲國家,「那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現在都希望重新塑造出對自己有利的供應鏈,不一定都會找人力成本最低的亞洲國家代工。

    美國與歐盟正設法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除了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也更傾向近岸外包(nearshoring)。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3年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產品比從中國進口更多,是20年來首見。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轉運樞紐,目前在全球貿易的角色尚未受到影響。據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新加坡今年1至5月的貨櫃吞吐量同比成長7.7%,不過未來仍很難說,新加坡在供應鏈重組的環境下仍是相對容易受到衝擊的國家。

    新加坡總理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講,被認為是星國重要的年度政治活動。這次是黃循財就任總理後首度發表這類演說,且可能是新加坡2025年大選前最後一次;新加坡原定2025年11月舉行大選,但外界普遍預計將會提前舉行。

    黃循財在演說中也強調,新加坡必須維持多元民族人口的向心力和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我們已經在其他國家的案例中看見,廣大的中產階級逐漸落後時會發生什麼事:社會開始分裂,然後垮下。不要以為這不會在我國發生。凡事皆有可能」。

    黃循財是今年5月從時任總理李顯龍手中接下該職位。李顯龍原定2022年就要退休,但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與政治影響,延至今年交棒。現年72歲的李顯龍過去在多個場合都表示過,新加坡不應該有超過70歲的總理。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