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文革宣傳畫家憤而退黨 沈嘉蔚:六四一開槍 梁子就結下了

    2024-06-04 17:23 / 作者 國際中心
    1989年6月3日晚間,解放軍坦克開進北京鎮壓天安門示威學生,有學生以板車運送中槍者。翻攝人道中國/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
    因六四天安門事件流亡澳洲的華裔畫家沈嘉蔚,曾因創作中共文化大革命代表性油畫而名噪一時。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時,他正在澳洲深造,遠在北京的妻子才剛生下孩子。沈嘉蔚遠在異鄉聽聞天安門槍響,一夕間摧毀了對共產黨的信念,也從此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1989年5月30日,沈嘉蔚的妻子王蘭才在北京大學附屬醫院生下女兒,該院距離天安門廣場約10公里。

    6月3日晚間,醫院突然緊急封鎖,救護車聲不斷,王蘭所在的婦產科走廊都封了,她只能透過一扇門看到急診室有擔架推進來,「都送到急診搶救室」。

    1989年6月3日晚間,解放軍坦克開進北京鎮壓天安門示威學生,北京郵電醫院設置臨時停屍房。翻攝人道中國/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


    王蘭回憶,當晚她徹夜難眠,一名懷有身孕的護士處理完傷員後,跑進婦產科病房大哭,「現在她不想要這個孩子了」。王蘭自己生孩子的喜悅也已消失,「百感交集」。

    王蘭的父母任教於北京航空學院,住在校內宿舍,她出院後回到父母家,校園裡循環播放著哀樂,因為有幾名學生都在那個晚上去世了,「那場悲劇是人們心中的一道傷疤」。

    王蘭說,六四事件傷害的每一個大學生「都是好孩子」,「他們懷著那個熱情,是希望這個國家好」。

    1989年6月3日晚間,解放軍坦克開進北京鎮壓天安門示威學生。翻攝人道中國/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


    時隔35年後的現在,王蘭說這件事仍然困擾著她,「我想不通,也就不能原諒」。

    當時的沈嘉蔚在澳洲雪梨深造,盼提升繪畫技藝。他曾是忠貞的共產黨員,年輕時畫過許多歌頌毛澤東的油畫,1974年創作的油畫《爲我們偉大祖國站崗》更成為文革代表性作品。

    沈嘉蔚表示,當年的他聽聞天安門槍響後,因為不知道家人的消息而心急如焚。 他到雪梨唐人街的亞洲超市,看到了天安門血腥鎮壓的第一批照片。兩天後,他就參加了雪梨中國留學生的大規模聲援活動,「回來之後就睡不著覺」。

    1989年6月3日晚間,解放軍坦克開進北京鎮壓天安門示威學生,北京復興醫院將屍體放在戶外等候親人認屍。翻攝人道中國/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


    1989年6月3日晚間,解放軍坦克開進北京鎮壓天安門示威學生。翻攝人道中國/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


    他表示,當時心裡「非常悲憤」,決定退黨,因為「我是希望中國往前走」,但鄧小平和中共決策層的保守派,讓他感到「很絕望」。

    當時澳洲為數萬名中國留學生提供政治庇護,沈嘉蔚就此移居澳洲。但因澳洲當局之後又緊縮簽證發放,因此妻女兩年後才得以移居澳洲團聚。

    沈嘉蔚後來成爲澳洲最重要的肖像畫家之一,2014年為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繪製首幅官方肖像畫,讓他聲名大噪,此外他還也曾爲澳洲時任總理霍華德(John Howard)、丹麥瑪麗王妃(Marie Agathe Odile)繪製肖像畫。

    2014年4月28日,澳洲華裔畫家沈嘉蔚正式公開為教宗方濟各繪製的官方肖像。取自維基百科CC BY-SA 3.0


    然而,當年的傷痕並未治癒。對於過往的反思激發他自2004年開始創作一套規模龐大的作品《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作為繪畫生涯的收官之作。

    這套作品由四幅巨型油畫組成,其中涵蓋過去150年間逾400名共產主義者的肖像。他藉這件作品呈現前蘇聯、中國等地共產主義運動150年間自興起走向衰敗的歷程,其中不乏蘇聯集中營、大饑荒、文革批鬥知識份子的血腥畫面,以及共產黨不斷鬥爭清洗的景象。1989年曾出現天安門廣場的民主女神像亦在其中。

    為了創作並陳列這套作品,沈嘉蔚2009年拍賣了《爲我們偉大祖國站崗》等舊作,在雪梨興建了包含畫室兼展覽廳在內的樓房。《巴別塔》的繪製已於2023年10月完成,每週日免費開放參觀。

    對沈嘉蔚來說,六四天安門事件是無法磨滅的記憶。他表示,希望中國「往前走」,當年的學生也是一樣的心情,但「那一刻一開槍,梁子就結下了」。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