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朝野力推勞保「最後支付責任」入法!洪申翰:努力撥補不低於1300億

    2025-11-17 12:35 / 作者 徐筱嵐
    勞動部長洪申翰到立法院備詢。資料照
    朝野立委提案修正「勞工保險條例」條文修正草案,增列「政府撥補」為勞工保險基金來源,更要求每年撥補金額不得低於1000億元。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1/17)表示,考量《財政紀律法》規定,建議不宜直接明訂撥補金額,但承諾努力讓撥補持續提高,目標不低於去年的1300億元,況且若維持現有6%收益率且政府持續撥補,精算報告預估的2031年破產危機即可避免。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日審查「勞工保險條例」條文修正草案,包括民進黨立委蔡其昌、陳秀寳、楊曜、蔡易餘、王美惠,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王育敏、羅廷瑋、徐欣瑩、翁曉玲、王鴻薇,以及民眾黨立委林國成等人提案修正勞工保險條例第66條及第69條文,增列政府撥補為勞工保險基金來源,以及每年編列預算撥補基金或撥補金額不得低於新台幣1000億元;勞工保險財務,由中央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等。

    立委王育敏、陳昭姿翰劉建國等皆關切,根據勞保局的精算報告顯示,截至2031年為止,勞保基金餘額出現負值的年度為2031年,潛藏債務增至13.23兆元,平衡費率也提高至31.42%,倘若不提高投保薪資上限,僅靠撥補該何以為繼?是否應該讓中央政府赴最後支付責任入法?既然去年撥補金額來到1300億元,能否保證未來不低於此額度?

    洪申翰表示,按《財政紀律法》第7條規定,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所以,建議不明訂每年的撥補金額,但勞動部會努力讓撥補持續提高,不要低於1300億元,況且,近年來基金投資的收益率達6%,有很大的斬獲,基金水位在今年底超過1.2兆,都是儘量維持基金水位,是明確而具體做法。

    洪申翰補充,今年上半年的精算報告有設下前提,首先若基金投資收益率若不是很高,加上政府自今年之後都不撥補的情況下,才會在2031年破產。至於是否打開投保薪資上限,洪申翰強調,不論是調高薪資上限或是調高保費攸關勞工、雇主的權益,需要社會更多共識,各種狀況跟情境都要思考,不同作法會有不同意見。

    另外,前勞動部長曾提及年金小組改革,目前是否還在?又總統賴清德是否會召開勞保改革國是論壇?洪申翰回答,不一定是組成小組改革,對於勞保財務的社會討論持續蒐集,在各種情境跟可能性之下,撥補是其中之一的作法,做其他開源節流部分,降給付或提高費率,要做整體考量、可行性。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