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研所調查,許多穿著進口化學防護衣的工作者,有超過7成的人感到不適合。勞研所提供
根據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統計,我國全身型化學防護服用量的需求,一年約在160至180萬件(人次),實務上企業多採用液密型化學防護衣來進行危害預防,但市售化學防護衣以歐美規格尺寸居多,國內工作者穿著過於寬鬆,容易沾染化學品、勾絆機台設備等造成潛在危害。勞研所進行調查及調整後,提出5個適合國人體型尺寸的防護衣尺碼建議,目前已有業者積極進行洽談,預計今年可完成技術轉移。
為了解工作者穿著化學防護衣的合適性,
勞研所針對我國高科技半導體業工作者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1190份有穿著全身化學防護衣經驗填答者的有效問卷,調查作業時穿著防護衣的整體感受,勞研所職業衛生研究組副研究員黎博文表示,
對於化學防護衣感到不完全適合及非常不適合比例達70.3%,顯示使用者對企業及供應商所提供的化學防護衣尺寸合宜度不滿意。
根據勞研所調查,高舉伸直手臂時,袖長過短無法包覆手腕處者比例達13.4%,經過調整後可包覆到手腕。勞研所提供
黎博文指出,調查結果,感到帽簷處過緊不適及跨部過緊者,分別為14.5%及11.6%;於高舉伸直手臂時,因袖長過短無法包覆手腕處者比例達13.4%;蹲姿動作時,14.1%填答者感到跨部過緊不適,12.8%則感到大腿處過緊不適。
勞研所參考調查結果及我國勞工人體計測資料庫相關數據後,提出適合國人身型尺寸的化學防護衣設計,且經過127位受試者參與實地操作性能測試、調整,提出5個適合國人體型尺寸的防護衣尺碼建議(S、M、L、XL、2XL),可完全涵蓋絕大多數工作者的尺碼需求。
黎博文補充,為了協助工作者選擇較合身的化學防護衣尺寸,預防因不合身引發的危害,也參考ISO 8559、ASTM F1154-11、CNS 16103及專家意見,研擬一組測試化學防護衣是否合身的9個測試動作,工作者可透過實際試穿及測試動作,確認所選尺寸合身性。
據了解,勞研所提出的5個關鍵尺寸的化學防護衣,已有數家企業與積極接洽,尤其是科學園區和產業園區,希望能應用成果儘快生產符合國人尺寸的化學防護衣,以提高工作者穿著化學防護衣的合適性及防護性,提高化學作業時的安全防護,預計今年可完成技術轉移,嘉避免潛在危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