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LOGO
每當國際發生重大政治經濟事件,就會出現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聲浪,中央銀行臉書粉絲專頁今天(8/15)揭露,央行前總裁彭淮南日前解析為何美國國外負債大於國外資產,卻可享有過度特權,美國貨幣政策也常波及小型開放經濟體,彭淮南認為,美元的支配地位還有一段時間,但期盼望歐元能茁壯起來,讓世上不是只有一個強權,以免小國遭霸凌。
中央銀行臉書粉絲專頁今天提出「金融小語彙:誰掌控石油,誰就掌控所有國家;誰掌控糧食,誰就掌控人類;誰掌控貨幣,誰就掌控全世界!」並指出,這句流傳已久的名言,一直被認為是出自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但實際上,季辛吉辦公室發言人曾澄清表示,季辛吉本人從未說過這句話。
央行粉專提到,這句名言究竟出自於誰,不得而知;不過,卻常用於解釋主要國家在全球核心利益間競爭的原因,尤其是常作為探討主要國家競爭全球支配通貨(dominant currency)的引言。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7月14日出席外匯局同仁退休茶會時指出,
美國2022年的國外負債大於國外資產,高出16兆1,171億美元;但投資所得(investment income)卻有2,000億美元的淨收入,這就是所謂的過度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此外,美國的貨幣政策引起的金融流量(financial flow),對小型開放經濟體(small open economy),經常產生不穩定效果(destabilizing effect),如新台幣匯率就受外資進出的影響。
彭淮南表示,從15世紀迄今,有6種貨幣先後充當國際貨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及美國,6種貨幣約各有100年風光,美元自1920年起充當國際貨幣至今,也接近百年。但是,從經濟實力觀察,美元的支配地位還有一段時間。
彭淮南並語重心長地表示:
「我一直希望歐元(Euro)能茁壯起來,讓投資人有更多的選擇。就像世界上不是只有一個強權,必須要有2個或3個,否則小國家會被霸凌。」央行粉專指出,關於美元之國際地位,本行曾在本年6月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發布相關分析報告,有興趣的粉絲不妨點選以下連結看看:
中央銀行(2023),「美元之國際地位:過去、現在及未來」,貨幣金融知識專區,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