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降通膨法案(IRA)法案中提供補貼政策,但要享優稅政策、必須先「去中化」。圖為美國巴爾的摩一輛福斯電動車正在充電。路透社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雯隆表示,美國為了發展電動車產業鏈,在降通膨法案(IRA)法案中提供補貼政策,
但這是兼具「胡蘿蔔」與「棍子」的法案;將每輛車7500美元的購車補貼的「胡蘿蔔」給了消費者,「棍子」則指向了車廠,在美、墨生產的比重,必須逐年提高。
據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全球主要車廠今年1-4月共銷售297.1萬輛純電動車(BEV)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按各品牌市占率來看,比亞迪23.7%、特斯拉16.6%,兩大品牌就占據了四成市場。
而大陸電動車品牌,除了耳熟能詳的比亞迪,吉利、廣汽、理想、哪吒、小鵬、奇瑞等傳統車廠也先後投入電動車製造,其中,廣汽集團為展現其發展電動車的決心,還另外成立一個電動車專屬新品牌,「埃安」。
鄭雯隆表示,整體來看,歐系車廠邁向電動化的腳步較快,日系車廠較慢,但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品牌,已是造車新勢力。而美國也在IRA法案助攻下,加速追趕中國的腳步。
充電樁商機跟著崛起隨著電動車的發展,電動車充電樁也是重大商機。鄭雯隆指出,預估到2025年,全球電車將達7080萬輛,若以車樁比10比1來計,市場至少需要700多萬支公共充電樁,但目前才200多萬支,代表這波商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若再進一步保全球15億輛汽車全面電動化,那公共充電樁至少需要1.5億支,而且有三分之一會是快充。
不過,鄭雯隆也提醒,
資安要求已是進入美國市場的入場券,台廠若想赴美投資設廠,首先就要面臨自身以及相關供應鏈是否符合美國資安的要求。
「去中化」為美國補助法案核心精神根據美國IRA法案,總投資金額4370億美元,其中3690億美元將用於能源安全和氣候變遷。但鄭雯隆指出,
IRA法案核心精神就是要建立「去中化」且自主可控的電動車供應鏈;因此,若要享有電動車產業相關補助,就要符合「去中化」規範。
在電池礦物鋰、鎳、鈷、錳、鋁、石墨產業上,在美國及與美國簽訂FTA的國家開採、加工或回收,這個占比要在2023年40%的基礎上,每年提高10個百分點,到了2027年要達到80%。
此外,2025年起,電池材料不得含有來自中國在內的「受關注外國企業」。在電池材料與系統中的正負級材料、隔離膜、電解液、電池殻體、電池芯與模組,要在2023年50%在北美生產的基礎上,每年增加10個百分點,2029年要達到100%在北美生產。且
2024年起,不得含有來自中國在內的「受關注外國企業」。當然,整車生產及組裝則必須在美國當地組裝生產。
鄭文隆指出,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也是全球第二大生產基地,更是全球第二大電動車市場;面對中國大陸已主導電動車產業鏈主要環節,美國IRA法案的目的就是引導企業赴美投資,並已帶動零組件廠就近供應,電池廠也與車廠合資設立電池組裝廠,並重建「去中化」的礦產、材料供應鏈。如今,美國造車新勢力正在萌芽,台廠供應鏈若能提前卡位,才能加深日後台美相關產業鏈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