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潭藻礁「非死即傷」? 中油:藻礁生態應長期觀察

    2023-06-19 19:57 / 作者 吳馥馨
    大潭藻礁。經濟部提供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6月16日赴桃園大潭藻礁G2區勘查後,昨日在臉書上表示,因三接海上工程的汙泥覆蓋,讓藻礁「非死即傷」。台灣中油今(19)日表示,柴山多杯孔珊瑚被淤沙覆蓋並不代表牠們不存在,台灣中油樂見眾人關切柴山多杯孔珊瑚生長情形,但希望勿以一時現象,就認定柴山多杯孔珊瑚「非死即傷」。

    台灣中油表示,因柴山多杯孔珊瑚普遍分佈於水深1.9±0.3公尺處,潘忠政若是僅到水深1.63公尺處勘查,只是到柴山多杯孔珊瑚生長區域的邊緣,僅發現5群株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也合乎常情。潘忠政臉書上所發布的照片,有大部分是為了調查殼狀珊瑚藻所拉測線的標籤,實不應以此去推論其他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已完全失去蹤影。

    台灣中油也說,根據長期監測結果,大潭藻礁區在夏季本就容易有積沙現象,秋季來臨時積沙又會被水流帶走。據台灣中油在今年5月剛赴G2區監測,調查發現共77群株柴山多杯孔珊瑚,此結果比去年同期所發現68群株的數量更多,希望外界在關切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生長狀況時,勿以一時的沙來沙往現象,就驟下斷言柴山多杯孔珊瑚被活埋,應以長期的監測結果來瞭解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生長狀況。

    台灣中油也否認潘忠政所指控,「只要三接有新的海上工程進行,大潭藻礁岸邊就會出現被浪潮打到岸邊的屍塊」。台灣中油表示,早在2019年4月「三接」未施工前,生態調查人員所拍攝的大潭藻礁G1區影片,當時即已出現滿地都是礁石碎片,證明大自然的沙來沙往、海岸邊的劇烈擾動等大自然變化,才是造成藻礁礁石碎片的主因,並不是三接工程造成。

    台灣中油指出,藻礁生態需要長期的監測才能瞭解真實狀況,盼各界能夠以大時間尺度來觀察,勿以一時的淤積現象以偏概全就認定藻礁生態被破壞。

    潘忠政在臉書上表示,6/16當天乾潮水位是-163公分,他踏上G2區低潮位搜尋、勘查的結果,總共拍到41處有標示的樣區(中油委託海洋大學團隊所標示),其中可以看到完整「孔小姐」(即柴山多杯孔珊瑚 )的為0株,有些被汙泥覆蓋,勉強可辨識的僅有5株,其餘36株完全失去蹤影。

    潘忠政說,眼睛看不到不代表她們不存在,或許就是被沙、泥所埋,但埋久非死即傷則殆無疑義。哪裡來的沙和泥呢?就是三接的海上工程,近期的影響就是昨日所提的大型沉箱。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