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示意圖。資料照
台股加權指數近日突破28,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近期規模突破200億元大關,國泰投信表示,台股後市仍具備上攻動能,尤其明年上半年有望迎來「庫存回補+資金行情」的雙重利多,形成順風球格局。
雖然短期面臨輝達GB200升級至GB300的空窗期,以及年底企業盤點效應等技術性因素,但若美中貿易戰後續和緩,農曆年前的長假賣壓消化後,台股有望再度展現強勢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必預設高點,應採取定期定額與逢低加碼策略,透過主動式基金的靈活操作,掌握市場脈動,在震盪中穩健參與成長契機。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表示,在全球資金行情推升下,台股加權指數同步創高,雖然櫃買指數尚未突破箱型整理區間,但中小型個股持續快速輪動,市場熱度不減,資金動能仍強。台股今年以來漲幅逾20%,市值突破3兆美元,躍升為全球第9大股市,反映國際資金對台灣科技與AI供應鏈的長期看好。
此外,9月台灣外銷訂單金額達702.2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0.55%,創歷史新高,連續八個月維持正成長。彭博預估台灣全年GDP將達5%,顯著高於過去平均3.5%,展現台灣經濟結構的韌性與成長潛力。
台股創高後的下一步,梁恩溢分析,美國就業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調整,關稅推升企業營運成本,對傳統產業造成壓力;AI創新加速科技業資源重整,微軟、Meta、Amazon等企業皆傳出裁員消息,反映企業將資源集中投入AI領域。聯準會近期對就業市場的擔憂高於通膨,暗示全年將共降息3碼,在此情況下,美國降息導致利差縮小,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資金傾向尋求成長性與報酬率兼具的市場,轉向新興市場。
梁恩溢提醒,年底前需留意GB200升級至GB300的空窗期,以及12月企業盤點效應,可能影響短期營收與拉貨動能,加上農曆年前的長假賣壓,台股短期高檔震盪在所難免。不過,若美中貿易戰在春節期間進一步和緩,年後台股有望再度挑戰新高,迎來新一波上攻行情。
展望2026年,仍須留意三大風險,包括美國就業市場結構性失業、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美國財政與債務問題,若上述風險可控,台股將具備「庫存回補+資金行情」的雙重加成,有望延續多頭格局,投資人可提前布局,掌握年後行情起漲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