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華盛頓會議中心發表演講。美聯社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29日在GTC供應商大會釋出對封測需求,並於演說時公開點名感謝台積電(2330)、鴻海(2317)與日月光(3711),帶動相關產業股價上漲,今日(10/29)台股開盤日月光衝上每股218元天價,收盤時已衝高到221元,同屬封測產業的京元電子(2449)亮漲停攻上207元,創下歷史新高。
日月光已連續2個交易日衝新高,今日盤中奔至每股218元天價,上漲15元或7.39%,成交量也衝破萬張。京元電則於亮燈漲停後隨即打開,開盤20分鐘成交量就來到3.35萬張,收盤時重新亮燈。
黃仁勳29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GTC大會上宣布,最新一代Grace Blackwell 系統全球累計訂單金額已達 5千億美元,預計 2026 年底前出貨量將達 2千萬顆 GPU,同時也於主題演講中指出,Grace Blackwell 自推出以來需求持續爆發,僅在三個半季度內出貨即突破 600 萬顆 GPU,遠超市場預期,相較於前一代Hopper 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總出貨量僅約 400 萬顆,顯示生成式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攀升。
美系外資評估,黃仁勳釋出封測需求後,除了記憶體、被動元件漲價外,先進封裝價格也將上漲5至10%,成為自COVID-19疫情導致晶片短缺以來首次漲價潮。美系外資看好,AI相關需求強勁、晶片封裝與測試產能吃緊,上修京元電子和日月光投控後續獲利表現,維持投資評等增持(Overweight),並上調目標價,將京元電目標價從188元調升至218元,日月光投控目標價從188元升至288元,兩者也於今日雙雙飆上歷史新高。
美系外資進一步說明,漲價擴散至台灣的後端晶圓代工廠,在後端晶圓代工方面,目前預計先進封裝價格將上漲5至10%,這是自新冠疫情晶片短缺以來首次價格上漲循環,第一個原因是AI人工智慧需求強勁,台積電產能溢出導致日月光的CoWoS產能、京元電的測試產能迅速被填滿。其二是產能限制,因此日月光、京元電需要拒絕低利潤產品,或將產能自非AI領域轉移。最後則是材料成本上漲,如金、銅、BT基板等。
京元電之所以獲得美系外資偏好,主因為獲利能力如EBITDA利潤率顯著優於同業,且持續擴大探針與ASIC測試市場市佔率。由於AI GPU測試需求強勁、ASIC測試滲透率上升,將上AI收入占比提升,目前產能吃緊,美系外資也上修京元電EPS,預估2025至2027年EPS有望逐年攀高。
至於日月光近期則將舉辦線上法說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由於日月光同樣面臨產能吃緊,預期將逐步把部分傳統打線封裝產線轉為flip-chip封裝,以支援更多AI相關需求。由於產品組合優化且ASP提升,美系外資同步上修獲利預估,今年EPS可望走揚,並於2027年挑戰歷史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