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路透社示意照
美股驚驚漲,AI泡沫雜音不斷四起,在華爾街追捧永動機和輝達狂熱中,外媒消息指出,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分析師逆勢而行,示警目前局面可類比為2000年網路泡沫,一旦高估值的巨額支出放緩,市場恐迅速逆轉,因此給予賣出評等,目標價100美元。
在覆蓋輝達的80名分析師中,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分析師Jay Goldberg給出了唯一的賣出評級,並將目標價定在100美元,與市場的樂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目前華爾街分析師的平均目標價約為220美元,顯示著還有18%的上漲空間。
Goldberg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這不是第一次看到泡沫。圍繞AI的所有炒作,都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這種模式與科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的電信基礎設施建設非常相似,當時思科股價因預期中的互聯網流量而飆升,但當預期未能立即兌現時,股價便遭受重創。20多年後,思科的股價仍未回到2000年的高點。
除了歷史經驗,Goldberg也指出,既然市場認為輝達的AI晶片已基本售罄,那麼股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來自哪裡,這是一個疑問。且新建資料中心提供增量電力的來源尚未明確,但圍繞資料中心開發的槓杆正在不斷累積,當追溯所有這些GPU的去向時,深入到新雲(neoclouds),以及所有正在發生的電力和房地產交易的細節中。可預期當某個不起眼的公司倒下,就可能引發整個供應鏈的連鎖反應。
然而Goldberg強調給予輝達賣出評等並非建議投資者做空。他看好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領導力。賣出評等是意味,預期輝達股價表現將遜於博通、高通和AMD等同業。
不過,依據摩根投信的看法,AI科技股泡沫化議題再起,但今明年企業獲利仍可成長21% ,優於S&P 500 10%,對比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那斯達克本益比52倍,目前科技股本益比30倍,本益比是火熱,但還沒有狂熱。
摩根投信認為,泡沫化訊號來自信貸緊縮和企業槓桿加過大,以目前AI科技股是以自有現金流量,並非增加槓桿來操作,因此離泡沫化還有一段時間,市場集中化後也會有輪動的機會,中小型股也有望評價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