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選工研院院士!米玉傑:與團隊成功開發7奈米以下製程 讓台積電技術屹立世界之巔

    2025-09-15 15:30 / 作者 戴嘉芬
    工研院第14屆新科院士出爐,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獲頒院士殊榮。翻攝自ITRI YouTube
    工研院今日(9/15)舉辦52周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今年共有5名新科院士,包括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以及台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米玉傑表示,過去30年來,自己與台積電研發團隊通力合作,成功開發了7奈米、5奈米、3奈米以及即將量產的2奈米等全球領先技術,讓台積電技術屹立世界之巔;他也期許自己能在技術創新與突破方面持續努力,將專業能力轉化為更多的產業價值。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今年的新科院士涵蓋半導體、工程營造及生醫、醫療領域,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傑出人士」。除了米玉傑及羅唯仁外,新科院士還有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以及台大醫療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暨台大醫學院小兒科特聘教授倪衍玄共5人。

    今日出席授證典禮的政府高層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經濟部長龔明鑫,以及業界先進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神達董事長苗豐強、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以及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

    工研院指出,米玉傑院士是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是全球半導體產業舉足輕重的領導者之一。對於先進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的開發與製造貢獻良多,後更率領團隊研發先進技術,協助台積電在全球積體電路製造服務領域保持技術領先的地位,是推動全球半導體技術躍升的重要推手。

    米玉傑致詞時表示,能夠當選第14屆工研院院士,他感到無比榮幸與感激,這份殊榮不僅是對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自己所屬團隊付出多年的認可,能站在這裡,與各位產業卓越人士齊聚一堂分享對科技創新的熱情與期待,是非常寶貴的機會。

    他繼續說,多年來,工研院一直扮演者台灣科技創新的重要推手,在半導體、生技等關鍵領域持續為台灣產業提供支持,奠定了台灣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尤其在推升半導體產業的壯大方面,工研院已成為台灣科技創新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深信在AI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新興科技浪潮中,工研院將繼續引領台灣助力產業邁向新高峰。

    回顧自己職業生涯,他提到,自己非常幸運能加入台積電這樣優秀的公司,投身於技術研發工作,並有幸見證到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卓越成就。「過去30年來,我始終致力於先進半導體技術的研發,與台積電優秀團隊共同努力,突破技術瓶頸,特別是在研發工作中,我和團隊通力合作,成功開發了7奈米、5奈米、3奈米以及即將量產的2奈米等全球領先技術,讓台積電技術屹立世界之巔,為台灣科技贏得許多國際的尊重。」

    米玉傑說,首先要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達深深感謝,他創立台積電這樣卓越的公司,讓自己及所有同仁都能發揮個人所長,專注於技術創新、追求卓越;對公司、社會及半導體產業都能有所影響和貢獻。

    他也要感謝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前董事長劉德音及所有主管多年來的支持和領導,也要特別感謝重要合作夥伴羅唯仁,「他不僅是我多年的工作夥伴,我們有幸在今年能一起當選第14屆工研院院士,更是意義非凡。這份肯定是屬於我們台積電所有研發團隊同仁,感謝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今日的台積電」。

    米玉傑說,他要特別感謝自己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指導教授王康隆,王也是工研院院士,「不僅在學術階段給予我專業指導,更啟發我投入半導體產業,他的教學與栽培為我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基礎,也培養我持續前進,探索未知的能力,這份啟蒙和鼓勵對我而言意義深遠。」

    最後他要感謝家人,「尤其是妻子多年來對我工作無條件支持和理解,她成為我背後最堅實的力量」。

    未來,米玉傑期許自己能在技術創新與突破方面持續努力,將個人的專業能力轉化為更多的產業價值,也期望工研院在未來繼續扮演學術界、產業界的橋樑角色,尤其是在協助企業創新升級、推動國際技術合作方面,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相信工研院的存在將持續為台灣產業注入更多能量,幫助我們一同邁向更光明、更具有競爭力的未來。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