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數字紅火、產業喊冷!台灣機械出口四大壓力浮現

    2025-09-10 16:39 / 作者 徐筱嵐
    工具機出口受到關稅和匯率升值影響,陷入景氣谷底。資料照
    台灣機械公會今(9/10)公布8月機械設備出口金額為28.99億美元,年增5.1%,連續7個月正成長。公會說明,若以新台幣計算,出口金額出現負成長,顯示匯率升值已侵蝕企業收入;尤其工具機出口更持續低迷,陷入景氣谷底,再加上美國對台關稅課徵「20%+N」、日圓大幅貶值削弱價格競爭力,實際上國內機械產業面臨「數字Hold住、壓力暗湧」的困境。

    機械公會發布今年8月及前8個月的機械出口統計,8月機械出口28.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1%,若以新台幣計算為863.29億元,年減4.0%。再看1至8月的機械出口值為206.13億美元、年增6.3%,改以新台幣計價依舊是正成長。

    而進口部分,8月機械進口值為60.79億美元,年增53.1%,合計前8個月機械進口值是441.47億美元,年成長50.8%;前3大進口設備分別是電子設備、檢量測設備及渦輪機。

    機械公會指出,統計前8個月機械出口值前3大品項,檢量測設備占比依舊最高,金額達35.93億美元,年增逾1成7;其次是電子設備,金額為33.63億美元,年增率3.1%;工具機排名第三,金額13.51億美元,出口持續負成長。

    至於前3大出口國,依序為美國、中國和日本,金額分別為54.73億美元、47.22億美元及15.84億美元,占比分別為26.5%、22.9%和7.7%。

    公會說明,8月機械出口持續成長,且自今年2月起、連續7個月正成長,以美元計算較去年同期成長5.1%,若以新台幣計算,則年減4.0%,顯示今年新台幣升值造成出口實質成長減少,企業實質收入也大幅減少。其中,工具機出口金額僅1.77億美元、年減15.6%,是出口主要品項中下滑幅度較大者,顯示工具機產業仍在景氣低點徘徊。

    公會表示,美國與中國為國內機械出口的前兩大市場,累計前8個月台灣對中國機械出口小幅增長4.0%,出口金額為47.2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增加14.9%,出口金額為54.7 億美元。受美國暫緩對等關稅實施90天影響,企業提早出貨因應,從5月至7月都有雙位數成長,但8月關稅實施,出口成長幅度明顯下滑,年增僅7.6%;而工具機出口影響甚鉅,5月對美出口成長1成7,6月出口成長高達5成7,但7、8月皆轉為衰退。

    公會指出,8月7日起美國開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目前各國關稅都已公布,其中對台關稅稅率為20%+N,相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15%的稅率,美國對台關稅20%將使機械產業在外銷訂單取得上競爭力下降。

    公會強調,相較關稅影響,匯率影響程度更明顯,是機械產業對外出口競爭力的關鍵,自2021年起至今年9月8日的匯率變化,新台幣匯率僅貶值7.4%,日幣貶值幅度卻高達43.1%,以往台灣設備售價較日本低2至3成的價差完全消失,尤其對工具機出口影響更為明顯,是造成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的重要因素。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