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榮化工總經理劉文龍。陳俐妏攝
李長榮化工深化半導體材料布局,在2025年國際半導體開展前,今天(9/8)正式發表先進半導體製程濕式配方,從高精準濕式製程到高階碳氫聚合物與無氫透明聚醯亞胺,全方案滿足半導體,AI,高速通訊與下世代顯示器產品需求,在晶片法案陸續底定後,李長榮也釋出將會加速進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
半導體研調機構Knowledge Sourcing Intelligence 報告顯示,受惠於先進封裝技術如3D IC,Fan-Out封裝與系統級封裝(SiP)推升對清洗劑純度與精密度的需求,濕式製程配方式市場正快速成長,預估將從2025年的29.93億美元,擴大至2030年的41.09億美元。
李長榮總經理劉文龍表示,AI 伺服器基本上是都是3奈米製程,帶動先進封裝和材料升級,而清洗材料也牽動良率,半導體封裝化學品清洗市場已出現三大趨勢,包括AI技術驅動、先進封裝技術推升需,加上環保趨勢技術轉型。
李長榮歷經4次轉型,劉文龍回顧說,在日治時代李長榮是家木材公司、做合板、1915年成立,60年代轉型成化學公司,1965年李長榮化學公司正式成立,從膠合板到化學品,1990年從區域式擴展為一個全球性的市場領導公司,2025年第四次轉型為化學公司。
李長榮產能布局方面, 投資21億打造虎尾中科電子材料與半導體製程濕式配方為據點,2021 年追隨台積電腳步赴美設廠,布局半導體重要據點,先前因美國晶片法案延遲,成本上揚,讓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投資金額已從 1 億美元倍增近 3 倍至 2.8 億美元,但李長榮釋出,時程仍會配合客戶,在晶片法案底定後,會加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