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示意圖。路透社
經濟部統計處今(20)日公布
7月外銷訂單為576.4億美元,接單金額優於預期,年增15.2%,連6個月正成長。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
7月訂單表現優預期,主因還是AI帶動半導體、高階伺服器的需求超乎預期。至於消費電子產品的拉貨需求有否顯現?黃偉傑表示,一般言,消費電子產品拉貨潮可能落在8月到9月的訂單中顯現,目前7月訂單仍處在上游備貨期,但因相關需求都隱含在AI商機內,沒有特別在訂單中顯現出來,可以確定的是,電子產品需求超乎預期。
統計指出,
7月電子產品訂單225.9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4.8%,主要受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需求不墜,帶動IC製造、IC設計、記憶體、印刷電路板、晶片通路等接單增加,又以接自美國訂單增加最多。
資訊通信產品接單163.2億美元,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5.5%。也是AI及雲端產業應用需求強勁,挹注伺服器、網通產品、顯示卡等訂單成長;以接自美國訂單增加較多。
受惠上述AI相關需求,以及台商回台設廠,7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降到45.9%,1-7月則降到45.7%,兩者皆是2008年以來同期新低。
不過,傳統貨品接單就相對遜色。
黃偉傑表示,確實有部分品項業者,例如基本金屬、塑橡膠、機械業表示關稅拉貨潮已經減少;訂單中確實也有相關品項呈現月減或年減的態勢。
黃偉傑說,傳產去年起就已進入低基期,原本期待今年能有好的表現,但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在,產能供給過剩的問題也還未解決,以致到現在傳產接單都無法大幅改善,時好時壞,沒有明確進入成長軌道。
機械產品方面,7月接單17.8億美元,月減4.4%,年增6.2%。黃偉傑說明,機械訂單主要來自美國,與美國政府力推製造業回流美國、自動化設備需求增加有關。至於台商赴美投資設廠帶動的半導體設備需求,因關乎業者投資期程,本月訂單趨緩;但只要建廠需求仍在,仍有助未來接單表現。
分析工具機訂單 高階、低階兩樣情黃偉傑也分析工具機訂單情勢,
若是中高階工具機,因競爭對手為日本、德國,其關稅稅率相較台灣低,確實有所衝擊。但若為中低階產品,競爭對手國為中國,其稅率比台灣高,受關稅影響相對較低。黃偉傑也指出,除了稅率競爭問題,關稅政策是否造成全球市場需求下降、企業投資放緩,進行而影響整體機械業接單動能,才是接下來關心重點。
8月訂單不看淡 預計連7紅展望未來,
經濟部預估8月外銷訂單約在555億美元至575億美元之間,呈現月減,但年增10.5%至14.5%之間,將是連續第7個月二位數正成長。黃偉傑表示,該預測已將8月7日上路的美國對等關稅稅率納入考量,但AI需求不墜,預估8月接單將續呈正成長。
至於下半年訂單展望,黃偉傑說,一則台灣目前疊加的對等關稅稅率20%是暫時性的,加上美國232條款的率尚未底定,不確定因素仍在,仍沒有十足把握預測下半年。不過,主計總處上周已上修全年經濟成長至4.45%,比5月預估值大幅上修1.35個百分點,主因還是出口上修幅度很大,對下半年出口的預估也從衰退轉為二位數正成長,預計可支撐下半年外銷訂單表現。
累計今年1-7月的外銷訂單總額為3,782.1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