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營造友善雙語環境 國發會:4面向吸引外籍人士來台!擴大國際競爭力

    2025-05-27 16:20 / 作者 戴嘉芬
    國發會27日召開推動友善雙語環境記者會,由綜合規劃處副處長李佩育(右)主持。戴嘉芬攝
    面對全球經濟與產業環境情勢變化、我國人口結構改變等因素,國發會偕同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力推友善雙語環境,希望藉此推動海外攬才40萬人目標,也讓到訪台灣的國際旅客能有更好的體驗與消費,提升觀光產業競爭力,朝宜居國家方向邁進。國發會將從精進公共服務品質、提供便利生活網絡、提升職場英語能力、專業人才落地協調等4大面向著手,吸引更多外籍人士來台觀光或定居,實現產業人才需求擴大國際競爭力,達到國人雙語力提升、國內經濟發展與台灣國際好感度同步成長三贏之正向循環。

    國發會今日(5/27)召開推動友善雙語環境記者會,由綜合規劃處副處長李佩育主持。她表示,友善雙語環境是台灣鏈結國際重要之一環,迄今已在雙語銀行、公共運輸及道路標示雙語化、涉外之文書及證照、官網資訊、法規與政府招標文件之英譯等具相當的量化成果。

    為進一步強化公私協力以擴大友善雙語環境範疇,國發會自2022年下半年起推動「公共服務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計畫」,與8個中央部會及19縣市合作辦理86案雙語計畫,涵蓋展覽、節慶、營隊、景點與商圈等場域,強調城鄉平衡發展,並與在地文化及本土語言融合;此外,透過「雙語人才培育補助計畫」,自2023年起迄今已辦理19案,涵蓋AI應用、雙語示範場域及均衡發展等領域。

    2024年公共服務計畫成果包括「Meet‧Hakka」屏東客家活動融入雙語元素,以米食為核心辦理系列活動,包含探索屏東米食文化之客庄小旅行、戲劇展演、講座等,並打造雙語國際村,連結在地民間社群組織、學校等,推動人力培訓、導覽影片、雙語友善地圖等,讓世界看見屏東六堆,並達到雙語推動的目標。

    李佩育進一步指出,在人才培育方面,該會與媒體合作舉行黑客松競賽吸引全台29所高中、大專院校共組61隊參與,藉由與AWS等國際業者之合作,在培訓課程、實戰演練等過程融入雙語元素,促進AI專業人才加值雙語力及AI產業國際化發展。

    國發會今年6月至年底將以公共服務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營造英語體驗場域為推動重點,舉如與台東縣政府合作推動「台東池上慢城雙語計畫」,融合數位遊牧與雙語政策精神,於6至8月舉辦「池上慢城雙語友善市集」,展現客家與原住民族在地特色、於8至9月辦理「慢城雙語小旅行」強化外籍旅客的在地體驗。

    此外,亦與衛福部台北醫院合辦「醫療健康促進活動雙語計畫」,於6至7月辦理創新醫療雙語體驗營、English Corner英語會談,製作雙語就醫指引圖卡、APP應用,英語衛教課程導入CLIL教學法,打造沉浸式、互動式雙語醫療學習與服務環境。

    國發會持續執行「推動雙語人才培育補助計畫」,支持民間單位打造數位及實體兼具之多元場域與工具,提升全民英語力,例如在寧夏觀光夜市導入AI學習資源與雙語教材,協助攤商與一般民眾進行日常英語對話與菜單翻譯練習,提升英語能力,促進在地商業與國際接軌,打造雙語友善商圈;在宜蘭推動「蘭城雙語學堂」,以雙語店家為目標,協助提升宜蘭頭城商圈店家的英語工作力,並結合導覽與文化體驗,形塑雙語生活圈,共創共好國際友善小鎮。

    展望未來,李佩育指出,國發會將從精進公共服務品質、提供便利生活網絡、提升職場英語能力、專業人才落地協調等4大面向著手,持續強化戶政及稅務等各機關第一線櫃檯雙語服務能力、打造適合外籍人士食衣住行育樂的友善生活圈、強化公職及中小企業員工職場英語力,以及跨部會協調外國人才子女適性學習等,以吸引更多外籍人士來台觀光或定居,帶動觀光相關產業發展、實現產業人才需求擴大國際競爭力,以及提升外籍人士心中友善台灣形象之目標,達到國人雙語力提升、國內經濟發展與台灣國際好感度同步成長三贏之正向循環。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