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配圖。廖瑞祥攝
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公布4月流通餐飲業營業額統計,除了批發業營業額受惠對等關稅暫緩拉貨潮而創下歷年單月新高,零售業及餐飲業的營業額若計入物價通膨影響因素,雙雙落入實質負成長。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坦言,
4月初適逢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震驚各界的高額對等關稅稅率,全球股市震盪激烈,包括高單價的商品、耐久財,以及中高價位餐飲消費全數縮手,以致4月零售業及餐飲業營業額表現全都不理想。零售業別項下的百貨公司,已經連續3個月負成長。黃偉傑表示,除了持續受到國人疫後出國潮,高價精品消費流向國外影響;2月中旬中部百貨公司發生氣爆,即便已另闢第二營業據點,但缺少百貨公司美食街集客效應,帶動營收效果有限。所幸,北部新開業百貨公司帶動買氣,已抵銷部分減幅。
4月百貨公司營業額365億元,年減3%。因發生意外的百貨公司已在重新裝修,力拚周年慶檔期恢復營業,經濟部推估事故對百貨營收的影響恐持續到下半年。
統計指出,4月批發業營業額1兆2,325億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6.1%,連續第3個月正成長。累計1-4月營業額4兆5,602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1.1%。
經濟部預估,隨著關稅拉貨潮趨緩,
5月批發業營業額將比4月低,約為1兆1,971億元至1兆2,295億元之間,年增11%至14%。股市動盪 中高價位餐飲表現不如預期4月零售營業額為3,849億元,年減0.6%,表現不如預期。加上4月商品類物價漲幅2.07%,加劇實質負成長程度。
累計前4月零售業營收為1兆5,795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0.5%;但計入前4月商品類物價漲幅2.23%,也是落入實質負成長。
由於5月有母親節商機,
經濟部預估5月零售業營業額約為3,973億元至4,094億元,年減1%至年增2%左右。餐飲業營業額方面,4月營收815億元,年增2%。營業額雖是歷年同期新高,但4月外食類漲幅3.48%,也是實質負成長。黃偉傑表示,根據同集團多品牌餐飲業者表示,對等關稅政策重創股市,以致同集團中高價位餐飲表現不如中低價品牌。
累計1-4月餐飲業營業額3,557億元,歷年同期新高;年增3.4%,扣除同期外食類漲幅3.28%,仍守住實質正成長。
經濟部預估5月餐飲業營收約862億元至888億元,年增1.8%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