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貝森特 (左) 據指向川普 (右) 獻策,透過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孤立中國。美聯社
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公布3月工業生產指數,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其中,
電子零組件生產指數116.39、批發業營業額1兆1,821億元,雙雙創下歷年單月新高。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坦言,確實有見到提前拉貨效應。但黃偉傑也說,除了拉貨效應之外,最近支撐全球經濟,以及外銷訂單表現的主力,依然是AI及高效運算。尤其如今全球經濟混沌不明,這2項產業相對明朗,代表人工智慧應用浪潮沒有趨緩,才能繼續支撐相關營收。
統計指出,3月工業生產生產指數106.1,為歷年同期新高,表現符合預期;年增13.65%,連續13個月正成長。第1季工業生產指數98.3,年增11.95%。
主要中行業看,3月電子零組件指數116.39,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5.07%,連15紅。主要受惠高效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持續暢旺,加以客戶端拉貨動能增強。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指數159.4,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1.22%,連21紅。
不過,基本金屬、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皆為負成長;鋼鐵仍受國際經濟情勢變動干擾,化材業則受海外同業低價競爭所困,汽車仍受車型改款前產線調整影響。
至於機械設備業則受惠半導先進製程擴產,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持續增產,抵消工具機業的衰減,機械設備業生產指數89.7,年增7.57%,連6紅。
從動向指數看,按產值計的動向指數為48.8,代表多數廠商認為4月工業生產指數會略低3月。
另外,受查廠商也表示,4月展開的對等關稅衝擊,不確定性太高,實則難以預估。因此,經濟部仍按過去趨勢對4月指數進行預估,預計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約在100.24至104.24之間,年增14.4%至19%,將會是連14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