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現首起人類遭「新世界螺旋蠅」蛆蟲寄生案例。圖為墨西哥牛隻近日出現的「新世界螺旋蠅」疫情。路透社
美國出現首起人類遭「新世界螺旋蠅」寄生案例。「新世界螺旋蠅」幼蟲會寄生在活體動物身上,通常為牛隻,若未及早發現,遭蛆蟲寄生者將會被活活啃食致死。
路透社週日(8/24)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指出,馬里蘭州出現美國首起人類遭寄生「新世界螺旋蠅」(New World screwworm, NWS)病例。據悉,該名案例近日從瓜地馬拉返回美國。
中美洲多國和墨西哥南部自去年起爆發牛隻感染「新世界螺旋蠅」蛆蟲病疫情。
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牛肉協會本月20日寄發信函通知20多名相關人士,稱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已證實首起「新世界螺旋蠅」首起人類病例。
CDC和馬里蘭州衛生部門均未在第一時間回應上述消息。
「新世界螺旋蠅」是一種寄生在活體牲畜的蒼蠅。母蠅會在活體動物的傷口內產卵,一旦蟲卵孵化,數以百計的蛆蟲會用牠們銳利的牙齒啃蝕宿主的肉,若未及時發現治療,宿主會因此死亡。由於這些蛆蟲會像螺絲一樣鎖進木頭內,因此被命名為螺旋蠅。
美國出現首起人類遭「新世界螺旋蠅」蛆蟲寄生案例。圖為墨西哥牛隻近日出現的「新世界螺旋蠅」疫情。路透社
螺旋蠅通常寄生在牛隻或其他野生動物體內,鮮少寄生在人類身上。
治療此病的方式相當費時費力,必須將所有蛆蟲取出,確保受感染部位沒有任何遺留蟲卵或已孵化的幼蟲。若能及時清理受感染傷口,宿主就能保住一命。
美國自1960年代起便不再出現「新世界螺旋蠅」寄生疫情。當時的科學家釋放一批不孕公蠅,讓母蠅所產下的卵無法生育下一代,逐步讓「新世界螺旋蠅」消失於美國境內。
有鑑於中美洲爆發的螺旋蠅蛆病疫情逐漸北上,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今年6月在德州宣布,將重新啟動培育不孕蠅的製造設施,然而該設施預計得花兩三年時間才能重新上線。
目前唯一一座培育不孕蠅的機構位於巴拿馬市,每週可生產高達1億隻不育蠅。根據美國農業部預估,美國每週得釋放約5億隻不孕蠅,才能把致命的「新世界螺旋蠅」趕回中美洲棲息地。
若「新世界螺旋蠅」迅速在美國牛隻之間大規模寄生,恐讓已陷入供給緊張的美牛市場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