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赴立法院備詢,資料照。周永受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3)日鬆口,將修改《貿易法》,
將對查獲廠商違規洗產地的半數罰款,做為吹哨者的檢舉獎金;至於目前規定貨品在台灣加值達35%就算台灣製造(MIT)的規定會逐步加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請郭智輝報告「美國實施進口產品國安調查對我國產業之影響及因應之道」。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端出上周同黨立委吳秉叡在財委會的「考古題」,質詢台美原產地認定標準不同,台灣恐踩「洗產地」紅線。
鍾佳濱說,過去,包括光電板、整車都是「洗產地」的高風險貨品,針對整車,他點名MG車就是採用過半中國製零組件,在台灣組裝後變成國產車。對此,產發署長邱求慧說,「我們現在已防堵了」,要求要有一定比例在台灣生產,第1年是15%,最終提高到35%。
鍾佳濱說,上周吳秉睿在財委會已詢問過產地問題,在台灣加值35%就算台灣產,但美國含中成分35%就是中國製。一輛車若中國零組件占一半,台灣也加值一半,台灣就認為台灣產,但美國卻認為中國製。
對此,郭智輝回應表示,會建議業者出口前和美國客戶溝通,向美國海關申請原產地預審。
鍾佳濱指出,他不覺得台灣車廠有能力進口中國零組件一半,在台加工再賣到美國去。但他擔心的是,車廠從中國進口一半零組件,加工達35%後,就宣稱是台灣國產車,是否有此可能?對此,邱求慧點頭認同。
鍾佳濱表示,因此,台灣規定只要加值35%就算台灣製的規定他並不滿意,台灣應比照美國,若要宣稱是國產車,不只35%必須由台灣加值,也不能有超過35%零組件來自中國。
郭智輝認同表示,經濟部正在積極推動非紅供應鏈,未來汽車也會比照電子產品、資通商品一樣,希望排除中國供應鏈,但這需要有一點時間,現在35%的規定,未來會精進。鍾佳濱強調,
也要含中國成分不達到35%。郭智輝認同稱是,「這是一定的」。鍾佳濱也問郭智輝,若檢舉人根據《貿易法》檢舉廠商有出進口不實,檢舉人有否獎勵?郭智輝笑而不語;鍾佳濱說,居然是頒發獎狀和獎座,會有人會為了領獎狀去檢舉人家洗產地嗎?
郭智輝最後鬆口,會從洗產地罰款中撥一半做為檢舉獎金。「我們考慮這樣做才有誘因。」根據貿易署統計,自2019年《貿易法》修法後,已調查違規洗產地(產地標示不實)744件,包括處以警告、罰鍰案件,其中涉及罰鍰案件約有200多件,金額約2,8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