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新的全面關稅政策。路透社
財政部統計處今(10)日公布3月暨第1季出口統計,受到美國關稅戰前拉貨潮帶動,
3月出口495.7億美元,創歷史單月新高;年增18.6%,連續17個月正成長;
第1季出口1,295.8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比去年第4季再成長2.9%,表現淡季不淡。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3月及第1季出口表現遠遠超乎預期,除了人工智慧及高效運算商機持續擴展,
也與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引發很多科技業客戶積極提前部署,以致拉貨潮在對等關稅即將宣布之前達到新高峰。此外,
3月進口也是首度越過400億美元關卡,來到426.2億美元,創歷史單月新高,年增28.8%。蔡美娜表示,主要是反映AI供應鏈的國際分工架構;以及國內半導體大廠開始密集裝機,進口資本設備、半導體設備的購置,都刷新單月新高。
主要出口貨品中,11個貨類中呈現9類上升,2類下降。
3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169.4億美元,創單月新高,出口值已連續4個月攀升;年增34%;蔡美娜表示,包括資通與視聽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這2大類貨品合計出口值,對3月出口增幅的貢獻高達9成2,拉升出口占17個百分點,主要受到顯示卡及伺服器強勁拉貨帶動。
電子零組件3月出口175.3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19.3%。蔡美娜表示,主要是國際DRAM大廠減產效益顯現,加上手機、PC還有AI相關的需求相繼的升溫,帶動DRAM出口年增1.4倍,表現最耀眼。
唯二衰退的貨品為塑橡膠及其製品、紡織品;前者仍無法擺脫國際市場供過於求的困,後者則因陸港市場買氣薄弱,分別年減6.8%及4.6%,表現相較弱勢。
對主要出口市場方面,對美國出口127.5億美元,年增39.9%,連續20個月正成長,主要受資通與視聽產品帶動。
對東協的出口是103.1億美元。年增15.8%;由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與視聽產品扮演雙引擎。其中,對馬來西亞西亞出口年增1.3倍,居所有國家之冠。
對陸港的出口年增幅是12.6%,增幅較之前放大,是2022年4月以來、不含春節的最大增幅。出口值143.1億美元,雖比不上以往榮景,也已是29個月來最好的表現,整體看來似乎有些轉機。
由於關稅戰已打亂財政部統計對出口的預測,蔡美娜坦言,川普政策變幻莫測,4月出口規模很難正確預估;
若暫不考慮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按以往4月為淡季來估計,4月出口規模約在374億美元至393億美元之間,約在持平到年增5%之間,與3月出口實績值落差達百億美元。假若拉貨潮減弱,也不排除中斷連續17個月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