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完成台智電公司釋股,持股降至12.5%。
日前讓中鋼集團總工會急到跳腳的台灣智慧電能公司,經過3個多月努力,將在近日完成釋股增資案,
總資本額15億元;中鋼公司持股占比已從50%降至12.5%,與中油、中華電信同列大股東,日前中鋼集團總工會擔憂會再次成為「綠能替死鬼」的疑慮大可消除。
台智電完成釋股增資後,原本中鋼持股50%、耀華玻璃、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ITIC)各25%的持股占比都將下降;據了解,最終股東共有14家,除了有經濟部與交通部所屬泛官股企業,具有淨零需求的高碳排企業也入列。
14家股東分別是台灣中油、中華電信、中鋼、台灣高鐵、耀華玻璃、ITIC、日月光半導體、聯電、長春石化、東和鋼鐵、東元集團、中美晶、台達電、世界先進;每家持股約介於5%至12.5%之間,經濟部與交通部所屬泛官股公司合計持股過半,預計5月正式完成注資,由經濟部標準局長陳怡鈴代表耀華出任台智電董事,並代理董事長。至於之前也傳出國發基金也將投資台智電,據悉,國發基金日前已通過該項投資案,但營運初期資金充足,暫不急於入股。待日後正式啟動購售電業務,有資金需求後,再啟動新一輪增資,邀國發基金入股。
中鋼集團總工會今年初發表聲明,憂心台智電會成為繼興達海基公司後又另一個錢坑,並到立法院陳情,要求應保障百萬股東與上萬員工權益,不該再貿然投資綠能產業。
但經濟部澄清中鋼轉投資台智電政府沒有強迫,並保證台智電絕對會是賺錢公司,中鋼只是發起人,增資釋股完成後,持股比重就會下降;經濟部長郭智輝甚至一度說重話,若中鋼公司無法向工會溝通清楚,就要求中鋼公司全面退出台智電投資。但若中鋼因而退出台智電,未來若買不到大額綠電,就不要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