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兆國防特別預算案記者會,總統賴清德。李政龍攝
賴清德總統今天(11/26)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拍板提出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國安官員說明,由於中國對印太區域與台海威脅急遽升高,考量台灣作為區域民主國家的一員,必須在印太民主國家的「島鏈防衛」中分擔並善盡共同的安全責任,嚇阻威權的擴張,同時對北京步步進逼,政府須有全般的策略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國人自由民主的日常,賴總統先前即指示國安團隊就當前整體安全情勢,研擬出包括建構民主防禦機制及強化國防戰力兩大具體行動方案,並在今天向國人完整報告。
國安官員指出,急速升高的中國威脅,已經是區域各國嚴正面對的課題,近日的日本,正遭遇北京幾近瘋狂,結合軍事、外交、經濟、灰色地帶侵擾以及認知操作的複合威脅,島鏈周邊黃海、東海、台海一直到南海各方,都受到來自中國多型態的威懾壓迫。而就在國際社會聚焦印太、台海安全穩定,多次公開反對中國暴力、經濟脅迫等單邊行為,受到威脅的相關國家也開始加速防衛力量的強化,處於第一島鏈關鍵位置的台灣,也難以例外,賴總統特別點出了中國正以2027「武統台灣」的準備作為目標,加強了對台的威脅力道,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威權治下的「中國台灣」。
國安官員說明,考量台灣作為區域民主國家的一員,必須在印太民主國家的「島鏈防衛」中分擔並且善盡共同的安全責任,嚇阻威權的擴張,同時對於北京的步步進逼,政府必須有全般的因應策略來捍衛國家主權與國人自由民主的日常,總統先前即指示國安團隊就當前整體安全情勢,研擬出包括建構民主防禦機制及強化國防戰力兩大具體行動方案,並在今天召開記者會向國人完整報告。
總統賴清德針對1.2兆國防特別預算案說明。李政龍攝
國安官員分析,第一個行動方案《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聚焦在明確點出中國正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包括近期以所謂的「三個八十年」的不實歷史敘事,在國際間進行「中國擁有台灣」、「台灣在二戰後回歸中國」的法律戰,企圖在世界上塗抹除台灣主權,中國更加大了統戰力度,以各種滲透、認知操弄分化台灣內部,削弱台灣的民主與社會韌性。因此台灣必須強化民主韌性,對於各種國安威脅做出因應,在今天的方案中,面對中國強推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總統認為在國人一致反對中國這樣主張的前提下,台灣社會應該畫出一條民主紅線,作為全體台灣人的共識,並就此研議各種方案反擊所有滲透分化,凝聚我台灣內部團結並確保民主體系的健全運作。
國安官員也說明,第二個行動方案《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聚焦建立具備三大特色的先進防衛體系。作為島鏈民主國家一員,台灣強化國防,除了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善盡區域責任,更重要的是透過有規模的投資,加速整體戰力的提升,來確保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同時也在全球民主國家強化國防的趨勢中,同步的帶動台灣的國防產業壯大。
國防部長顧立雄2025.11.26說明「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7大目標,籌獲各種不對稱作戰裝備等。截自總統府YouTube直播
國安官員指出,賴清德總統在行動方案中,清楚地揭示未來八年,政府將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特別預算,建構三大特色的新建防衛作戰體系,包括最重要的全面性防空方案「台灣之盾」,透過高效能、全空域,並且高度智慧化的防空系統,這將不僅能有效的防禦各種空中威脅,確保各項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更是保障國人,強化社會韌性的重要作法,目前例如以色列、美國、加拿大,包括近期的日本,也正朝這樣的方向投入。其他包括運用高科技與AI輔助決策,提升精準打擊與指揮效率,以及藉由國防自主,快速壯大台灣的國防產業,更是這項行動方案的關鍵。
國安人士也指出,賴清德總統在記者會上,針對部分人士主張與中國妥協就可以不用投資國防,並且反對強化國防投資,總統也藉由二戰以及西藏淪亡的歷史來證明,對侵略者妥協無法換取和平,反而只會帶來戰禍與奴役。1938年歐洲對捷克的妥協未能避免二戰爆發,1951年西藏簽署協議後反而失去自主。賴總統更強調民主與自由不是挑釁,台灣的存在不該是威權擴張的藉口。而記者會上,賴總統也以絕大多數國人反對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應該畫作台灣共同的紅線,為了守護民主台灣的自由與主權,須政府、朝野及全民共同責任,團結一致,守護國家安全與和平未來。
國安人士強調,在記者會前,賴總統也投書美媒華盛頓郵報,向國際宣示台灣與全球民主國家站在一起,正要透過積極的安全投資,展現強大的自我防衛決心,也隨即獲得多位國際政要肯定,包括美國、德國駐台館處也分別以不同方式表達支持,並在相關的發文中強調強化自我防衛的重要,以及在野黨應不分黨派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