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22:40
前總統蔡英文今(11/10)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週」(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並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蔡英文提到,近年台灣面對許多不穩定手段,威權政體在歐洲、亞洲使用的手段也很相似。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政策、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2025-11-09 07:10
台灣的海底電纜不時傳出遭人為破壞,遭質疑是灰色地帶作戰。過去,台灣受到破壞的是通訊海纜,事實上電力海纜則在能源轉型中暴露新風險。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近期發布2份報告指出,台灣近年海纜受損多與中國相關,而全球高壓電纜市場也日益依賴中國供應,當法律管轄模糊、維修量能不足與供應鏈集中,使台灣在通訊與電力兩端皆陷脆弱。
2025-11-08 22:01
近年屢發生共諜、國安案件遭判無罪或輕判,引發社會議論。檢察官林達今天表示,目前普通刑事法庭,缺乏足夠專業國安法官承審,除增設國安專庭,也應展開國安法制研究學門,建構法界對國安法制的共識,並應用到判決實務基礎。
2025-11-08 07:03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在IPAC峰會發表專題演說。蕭副總統說,台灣海峽的和平對全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國際社會反對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立場始終如一。更強大的台灣,意味著更穩定的印太地區;穩定的印太地區,將帶來一個更安全的世界。
2025-11-01 14:57
海巡署今天(11/1)上午在高雄舉行嘉義級巡防艦「台北艦」成軍,以及首艘以台灣原住民命名的高緯度遠洋巡護船下水,總統賴清德將船名命名為「西拉雅號」,他表示,後續同系列5艘巡護船船名也都會是台灣的原住民族群,象徵承襲原住民族勇敢堅韌、守護家園的精神。
2025-10-30 20:03
為了解決缺工和低薪問題,行政院會今(10/30)日拍板通過「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除了現行的3K5級制,再推新方案,企業每加薪一位本國勞工2000元,可多加一位移工名額企業。學者對此樂觀其成,面臨國內高齡少子化,以及勞動力不足,政策兼顧產業用人與勞工薪資,是短中期緩解缺工的務實做法;但提醒政府須防止低薪結構固化,並同步檢討外籍實習生制度與外國技術人力配套措施,才能真正穩定勞動市場。
2025-10-29 14:48
總統賴清德今(10/29)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11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首度表達「反推進統一」態度。賴清德說,台灣除了要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更要堅定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強化國防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維持現狀、守護台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
2025-10-29 14:11
在全球供應鏈與區域安全中扮演關鍵樞紐角色的台灣,面對跨境犯罪手段及安全局勢的不斷變化,該如何建構縝密的無國界犯罪防制網絡,為此,法務部調查局與外交部聯合主辦「2025台灣亞非論壇─區域安全與跨境犯罪國際研討會」,吸引來自45個國家、約300位司法、執法官員以及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參與,深入探討跨境犯罪防制策略及執法合作模式。
2025-10-29 09:39
美國智庫發布報告,南韓調查船9月底前往黃海查看中國擅自設置的大型鋼構物時,遭中國海警攔阻,試圖限制韓方船隻航行自由,雙方發生對峙。中國近期接連在黃海設置鋼構物,導致兩國緊張局勢升級,這是雙方船隻時隔七個月再次對峙。
2025-10-28 09:45
中國對台軍事威脅與灰色地帶侵擾持續升高,根據國家安全局送到立法院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共、俄國、北韓藉 「9.3」閱兵展現共抗美盟態勢,共軍頻密在台海、東海、南海推進海空演訓與灰帶侵擾,企圖挑戰區域秩序及現狀,。而國安局報告也指出,美軍為首的印太盟友過去4個月間就舉辦高達15場雙邊、多邊聯演,參演國家、演習頻率及規模,創下歷年之最,共同反制「中」、俄軍事協作,嚇阻共軍擴張挑釁。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