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強化戰力特別預算建「台灣之盾」 顧立雄曝七大軍購項目

    2025-11-26 13:09 / 作者 郭宏章
    國防部長顧立雄2025.11.26於總統府簡報「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規劃、目標與籌獲武器項目。截自總統府YouTube直播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11/26)上午於總統府記者會中說明,為了應對台灣面臨空前未有的威脅,將提出1.25兆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規劃達成7大目標,包括打造空中重層攔截網,也就是「台灣之盾」,擴大防護區域、可攔截遠程變軌導彈。引可攔截遠程的變軌導彈。進AI強化指管C5ISR,並且規劃購買遠程精準火砲、打擊飛彈、反裝甲飛彈等、無人機、無人艇等武器系統,發揮不對稱戰力,強化作戰韌性,落實賴清德總統宣示,在2027年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的目標。

    顧立雄在今天(11/26)上午於總統府記者會中說明,為了應對台灣面臨空前未有的威脅,因此必須強化作戰韌性與不對稱作戰能力。在這次提出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顧立雄指出,將達成有效確保國人生命與財產安全的七大目標。

    顧立雄指出,第一目標為打造空中重層攔截網,規劃籌獲各類型的防空飛彈及反彈道飛彈以打造「多層式」、「整合式」的防空系統提升攔截力,並協同現有的愛國者飛彈 提高攔截空城與擴大防護區域,並可攔截遠程的變軌導彈。

    第二目標為強化指管與決策輔助,首先規劃升級指管通電網型也就是C5ISR情監偵系統, 優先整合數位化的指管 強化戰場覺知 更憑藉數位通訊與網路傳輸 形成網路化指揮管制系統達到共享戰場情質形成共同作戰圖像 其次規劃籌獲AI人工智慧戰場輔助情報決策模組,導入人工智慧分析及時預測動態威脅 提供指揮官戰場的圖像及建議,來進行快速決策。

    第三目標為建立多層次削弱的能力,顧立雄表示,首先規劃籌獲精準火砲,可結合現有的各種火砲 遂行灘岸火殲 及縱深作戰之精準火力支援任務。此外,期望藉由導入高科技裝備可節省人力,卻能夠打得更遠、更準。並且規劃籌獲人攜及車載式的反裝甲飛彈,運用其高效裝甲的能力可擊毀各類的戰甲車。

    顧立雄指出,第四目標是強化遠程精準打擊能力,規劃籌獲精準飛彈火箭,可有效精確打擊反制敵方的遠程火力,並執行跨區的火力增援,阻敵登島企圖 。

    顧立雄也表示,第五目標是強化作戰韌性,規劃籌獲無人艦艇、無人機,具有遠距的艦艇能力可發揮提早預警,也具備通訊中繼的能力,確保通訊指管韌性。

    顧立雄也說,另外籌獲攻擊無人機無人艇,具備小型匿蹤高效性能,可提升不對稱戰力更可以發揮即偵即打,縮短作戰反應時間。另一方面,為了強化守備體系戰場的阻絕能力,規劃籌獲機動阻絕器材,可快速佈設強韌的阻絕有效阻敵機動,同時節約佈設的人力,增加用兵彈性。

    第六個目標是提升軍備量能,規劃增加軍備產能與戰備彈藥的存儲擴充產線降低外購的比例 且增加戰備存量強化防衛韌性。另外借台美共同研發及採購合作 加速獲得國軍迫切需要的武器彈藥並導入新興軍事科技提升作戰能力。至於第七項目標則為以國防帶動經濟效益。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