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出席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陳祖傑攝。
總統賴清德今(11/8)天出席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他指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立後,其中一個工作是提高健保總額,今年實質成長率達到8.13%,是有史以來最高。他表示,明年政府一樣用高推估5.5%,總金額達到9883億,另外再增加199億公務預算,加總就超過1兆零82億元,將會是歷年來最高,希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該更新的設備可以更新,該精進的技術,有錢可以訓練。
衛福部日前宣布研擬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擬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方式收取補充保費,利息、股利、租金等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的補充保費,引起民怨沸騰,金管會更是「狀況外」,連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坦承,自己事前並不知道衛福部預告法案的時間。
台灣聯合醫學會今(11/8)天舉辦台灣醫學週活動,總統賴清德、衛福部長石崇良在風波後首度同台,不過兩人互動不多,僅有握手。台大醫院院長、大會會長吳明賢致詞時除了感謝賴清德出席,並在致詞最後喊話,「我們石崇良部長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賴清德在致詞時首先笑言,當初接到台灣聯合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的邀請時,自己有一點猶豫,「如果是醫學公會,大家講什麼都沒關係」,但今天是學術研究的「醫學會」,他擔心跟大會主題不同,不過吳明賢說,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也是議題之一,所以他就來進行國政報告。
賴清德表示,從政30年來,自己的問政深深受到醫學、醫療的專業訓練,因為醫學診斷一定要有證據、治療一定要有根據,而且醫療服務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種族,所以在問政時都是秉持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計劃,以及解決問題。
賴清德說,自己當行政院長時推動消除C型肝炎計畫,今年就可以跟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已經達成目標;後來當副總統時,就全力處理新冠肺炎,現在當總統後,他覺得要有別以往總統,為台灣社會付出,想到的是「整個民眾的健康」。他指出,國人平均壽命在延長,大概80歲左右,但是不健康年數並沒有減少,約在8年左右,等於國人平均有10%的壽命是不健康,可能是臥病在床,可能需要坐輪椅,也可能生活上需要照料,所以他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賴清德指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成立後,有幾個工作重點,首先是提高健保總額,針對醫療費用成長率,低推估大概在3.2%左右,高推估大概5.5%,所以去年在考慮健保總額時,就用高推估來算,後來增加531億元,再加上以公務預算挹注的項目達111億元,以及癌症新藥專款新增50億元、額外挹注罕病用藥專款20億元,全數合計增加712億元,實質成長率達到8.13%,是有史以來最高。
賴清德表示,明年總額一樣用高推估5.5%,總金額達到9883億,另外再增加199億公務預算,加總就超過1兆零82億元,將會是歷年來最高。他表示,剛剛吳明賢很客氣說,台灣醫療產值不到1兆元,但其實加上智慧醫療項目、其他服務、其他行業,老早就破兆元。
賴清德解釋,使用高推估的目的是維持甚至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因為高推估後,健保點值已經接近1點1元,這筆錢不是給醫療機構營運者放在口袋,而是讓大家提高醫療品質,該更新的設備可以更新,該精進的技術,有錢可以訓練。
賴清德說,同時也希望替醫護人員加薪,因為近年來流動率確實比較高,原因跟薪水不無關係,所以希望健保點值足夠時,公立機構、私立機構都應該幫員工加薪,目前政府已率先幫公立醫療機構員工加薪,其中之一就是提高專業加給,加薪幅度大概5%左右,後來為軍公教人員加薪後,加總下來公立醫療機構約加近8%,希望流動性不要那麼高,能夠穩定在醫療環境從事服務。
賴清德指出,使用高推估第三個目的,是希望衛福部能夠進行醫療給付更有彈性,過去是「不同工同酬」,所以內外婦兒找不到人,現在健保總額增加後,就可以調整為「不同工不同酬」,甚至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可以得到較高點值,希望能提高醫療服務、留得住人才、加惠民眾健康福祉。
賴清德繼續說明,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個工作就是「健康台灣深耕計劃」,這是比照大學「高教深耕計劃」而來,前總統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就對高教支持提出「5年500億」,幫助台灣大學擠入國際行列,現在健康台灣深耕計劃5年也有489億。
賴清德解釋,489億的經費,出發點是不管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都會碰到一些很特別的疾病、很特別的案例,如果沒有好好研究,有計劃地幫助這些病人,可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所以這個計劃是開放提出計劃申請,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光靠健保沒有辦法解決,所以額外提出健康台灣深耕計劃。
賴清德表示,健康台灣深耕計劃大概有四個面向:第一,持續栽培多元人才——智慧化時代已來臨,除了醫術本身,恐怕需要其他科技;第二,優化醫療服務環境;第三,全面推動智慧醫院;第四,醫療永續與社會責任。
賴清德說,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也針對癌症治療提出一連串計劃,最基本原則就是「預防重於治療」,及早檢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公共衛生概念就是這樣,落實這樣的精神。他表示,第一,就是把篩檢費用增加,今年是68億,針對口腔癌、大腸癌、胃癌、肺癌、乳癌、子宮頸癌,年齡也降低到30歲就可以提出免費篩檢,而且除了傳統方法外,從今年開始,健保也開放「次世代基因定序」,針對11個癌症做檢測,到目前為止,已經檢查了400多萬人次。
賴清德特別指出,大腸癌不像肺癌可以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所以政府現在特別鼓勵民眾,尤其是高風險家屬,應該做大腸鏡檢查;另外,因應用藥與國際接軌不足,治療方式與用藥可以更國際化,政府又提出「癌症新藥基金」,特別是經濟困難者,由癌症新藥基金來幫忙。最後,他說,希望在2030年,癌症的標準化死亡率能降低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