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連賢明挺石崇良:2萬元門檻已用10年應可調整

    2025-11-07 10:25 / 作者 游騰傑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廖瑞祥攝
    衛福部日前拋出「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構想,擬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小資族與存股族反彈。對此,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7)日指出,改革方向值得肯定,但門檻兩萬是2013年算出來的數字,認為若要改採結算,門檻可再調整、重新試算。

    連賢明今出席「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會中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健保是台灣最受肯定、最重要的公共建設之一,但是目前財務永續也是當前最大挑戰,「大家都覺得健保很重要,可是在收費上面,大家又相對比較不太願意投入資源」。

    連賢明肯定衛福部長石崇良的補充保費改革方向,幫忙緩頰解釋,補充保費針對的是「所得」,股利本屬於所得的一部分,本就應納入健保補充保費的計算範圍,也認為「在補充保費的部分,其實在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所以就採取就源扣繳的方式,也就是它不進行結算」。

    然而,連賢明也點出,現行政策長久下來就有一些批評,就是很多人會透過拆單的方式,來避免補充性保費的收取,所以當改「結算」,在公平性上面就會比較平衡,不過行政的成本就會增加,那到底要怎麼樣在行政的成本的裡面,跟這個公平性之間取得平衡,這就是非常實務的問題。

    連賢明建議,或許可以根據行政成本進行,「結算的下限(門檻)把它拉高」,假設以2萬元作為下限,影響會相對較大;若適度上調,則影響層面會縮小許多。他也提醒,2萬元門檻是2013年補充保費上路時的設計,已沿用十年,還要再重新計算,「結算的下限是可以再進行修正、再考慮」。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