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移工聯盟「仲介狂收買工費,勞動部東搞西搞搞不對!」記者會。廖瑞祥攝
巨大公司發生強迫勞動而遭美國禁止進口的事件傳出後,外界再度關注在台移工面臨的高額仲介費狀況。移工團體今(10/19)日與20名移工在勞動部前召開記者會,首度集體控訴遭仲介非法收取「買工費」,要求與勞動部長洪申翰對談,積極解決問題。
外籍移工在台的工作合約以3年為限,立法院於2016年修法通過,廢除移工在工作滿3年需出國1日的規定,原本透過每3年收取一次仲介費的仲介業者改收「買工費」,名義上是協助移工處理轉換合約的問題,但買工費行情不一,價格可高達10萬至20萬,移工若不付錢,就無法順利轉換工作,勞動部雖稱歡迎檢舉,但移工經常苦於失業或蒐證困難,難以舉證。
修法至今近10年,近期有超過20名印尼移工向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與透過1955專線申訴,遭違法收取買工費,總計繳出120萬。受害移工Terima kasih表示,在工作契約期滿後,雇主希望續聘但仲介卻私下要求他們每人支付5萬到8萬不等的買工費,否則不協助續約,雖然經勞政單位介入後,仲介已經歸還,但這並不是個案,他們呼籲台灣政府真正監督並杜絕這種買賣工作機會的行為。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王俐婷直言,「巨大公司」涉及濫用弱勢地位、惡劣的工作及生活環境、債務束縛、扣留薪資、過度加班等強迫勞動疑慮,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才促使經濟部與勞動部積極介入處理,但幾乎有聘用移工的工廠與家庭都面臨類似狀況,長年以來卻很少獲得積極回應,質疑政府只為資方服務。
在台灣的照顧業與生產業移工也都共同控訴買工費的困境。台灣移工聯盟共同要求,即便這些仲介已經退還買工費,勞動部必須對所有收取買工費的仲介嚴格執法;並要求會見勞動部長洪申翰,要他提出具體可行,可以解決消滅買工費的方法,他們認為政府應該要承擔起移工引進媒合轉介的責任,逐步廢除私人仲介制度。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陳素香指出,過去勞動部曾說「若有買工費證據一定辦」,但仲介不可能輕易留下證據,因此過去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如今有20位移工挺身而出,盼勞動部能儘速研擬具體方法、杜絕高額買工費,才能讓勞工不再受到壓迫。接受陳情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官員表示,此案雖已經退還買工費,但若調查屬實仍將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