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氣候行動週/承諾將在2030年前提高3倍 馮德萊恩: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

    2025-09-23 06:33 / 作者 李佳穎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出席紐約氣候週一場高階官員座談。Global Renewable Alliance(GRA)提供
    聯合國大會正在紐約進行,各國重要領袖與元首齊聚,而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舉辦的「紐約氣候行動週(Climate Week NYC)」也同步展開,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一場高階官員座談直指,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

    馮德萊恩開場時即直言,當全球在乾凈能源的投資已經是化石燃料的2倍,再生能源的新案場已經比以往便宜,全球90%的新建能源都採用再生能源,而她認為應從轉型、跨洲合作與全球承諾著手來付諸行動。

    俄烏戰爭加速轉型 歐洲近半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馮德萊恩提到,在俄烏戰爭爆發前,歐洲4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但戰爭爆發58週後,俄羅斯突然完全切斷供氣;歐洲面對能源危機的方式是加速轉型、加倍投資再生能源。因為這不僅對氣候有利,再生能源也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homegrown energy)」,同時能創造優質就業機會。

    如今戰事發生已經持續超過3年半,馮德萊恩指出,如今歐洲將近一半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太陽能和風能都成長迅速。透過「潔淨工業協議」(Clean Industrial Deal),目前正投資超過1億歐元(約新台幣35.62億),幫助工業創新與轉型。

    從跨洲合作的角度來看,馮德萊恩表示,跨洲新的能源連結正在發生,歐洲的義大利與非洲的突尼西亞之間的「Elmed 跨海電纜計畫」將輸送潔淨能源;歐非之間的氫能走廊也正在發展中,這些計畫將實踐氣候目標、在兩大洲創造就業,也強化能源安全。

    馮德萊恩另外提到,歐洲透過「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畫將在2027年前投資3000億歐元(約新台幣10兆6988億元)基礎建設投資,重點在於建立長期夥伴關係,包括在非洲的投資、在加勒比海的水利計畫,目標是在2030年達成100%潔淨能源。

    馮德萊恩重申,歐盟將於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容量提高3倍,並將能源效率加倍,尤其是在開發中國家推動再生能源專案,儘管資本成本高、風險溢價高、融資條件嚴苛,但這些可以透過去風險化、混合融資來解決。
    澳洲強調就業與成長 巴基斯坦、南韓展現轉型趨勢
    同場座談中,澳洲能源部長鮑恩(Chris Bowen)首先從工作機會來談,首先再生能源目前已全球僱用近1600萬人,每投入1美元(約新台幣30元)創造的就業數量是化石燃料的3倍,預計至2030年,將僱用3800萬人。

    第二是能源安全,再生能源潔淨、廉價且在本土生產,可以不受不穩定、波動大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影響;第三是經濟成長,再生能源貢獻去(2024)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10%,促進歐盟、巴哈馬、印尼、澳洲等地的繁榮與競爭力,而澳洲的目標是全球能源網絡與儲能的全方位升級無論短期或長期儲能,這不僅是技術挑戰,也需要政府與企業參與。

    除了歐洲與澳洲,在開幕式中,氣候組織執行長克拉克森 (Helen Clarkson)也分享,太陽能在短短2年之間就成為巴基斯坦最大宗的能源;民眾為因應高電價,自主在TikTok上分享低價太陽能板的簡易DIY安裝影片,如今從Google Earth就能看到這股熱潮,多達50%的房屋裝設了太陽能板。

    而氣候組織也與南韓企業合作,將增加使用再生能源,而南韓總統李載明在演講中也已提及,RE100(百分百再生能源)作為國家再生能源戰略的象徵,並將為此立法、成立產業園區,這些都象徵了全球擴大使用再生能源的趨勢。

    澳洲能源部長鮑恩(Chris Bowen)出席紐約氣候週一場高階官員座談。Global Renewable Alliance(GRA)提供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