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出庭。廖瑞祥攝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涉入京華城容積率爭議與收賄案,於7月3日被台北地方法院借提出庭,全日接受庭訊。庭審過程中,柯文哲三度發言強烈質疑檢方動機,並當庭質問:「彭振聲太太的筆錄要不要拿出來?」他認為檢察官行為已非單純法律偵辦,而是「在執行上面的任務」。
法院今日傳喚曾參與京華城容積審議的都市計畫委員蔡立睿與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長林芝羽到庭作證。檢方質疑京華城容積獎勵與捐贈之間的對價不對等,並調查前市議員應曉薇是否涉嫌對都發局施壓推動容積案。對此,柯文哲與共同被告律師團則指出,相關爭議早已在都委會與都發局審議過程中討論、解決,並無不當施壓。
庭訊接近傍晚5時進入尾聲,審判長江俊彥請柯文哲就證人證詞發表意見,柯僅回應,「大家辛苦了,國家在內耗,今天只是內耗的一小小小小角而已。」隨後江俊彥安排後續庭期,並就檢察官聲請勘驗京華城案專家學者諮詢會議等3場錄音錄影資料、鑑定柯文哲USB檔案真實性等事項徵詢辯護意見。
柯文哲這時拿起麥克風說,京華城案自2020年送研議後,他便未再過問,質對後續發展全無參與。他質疑檢方聲請勘驗3場與案情相關的會議影音,是藉機拖延審理、懲罰尚在羈押的被告。
柯文哲還提到先前審訊鼎越開發公司前董事長朱亞虎的檢察官郭建鈺的手法,質問在場檢方人員是否仍要替郭辯護,他強調,自己尊重專業,也提醒律師不要懷疑辦案人員,但仍表示,這起案件需要十年後再回頭看,才能分辨真相。
對此,公訴檢察官說明,因辯護人先前曾聲請勘驗都委會第783次會議影音,為求證據平衡,檢方也提出申請勘驗其餘3場會議資料,並強調此舉「有利於發現真實」。不過,被告律師團一致反對,認為這是拖延程序、變相懲罰仍被羈押的被告。
柯文哲第三度發言時,再度提及「彭振聲太太的筆錄要不要拿出來?」,他說自己已經被羈押達第11個月,被關的不是檢察官,是他,如果有罪就明講,「到底是要辦我貪污,還是在執行上面的任務?」話鋒一轉又說,「算了,就當聊天。」
審判長提醒發言仍需記錄於筆錄中。對此,公訴檢察官重申,京華城案核心完全是法律案件,指出京華城是唯一在無明確法律依據下取得容積獎勵的個案,檢方有責任追查不合理得利之原因,隨身碟中的「小沈1500」等收賄事證均屬法律判斷問題,「柯文哲信不信,檢察官也沒辦法。」
合議庭宣布,因原訂7月10日及17日傳喚證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與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因兩人均表達無法出庭,因此將調整為勘驗相關會議錄音錄影資料。
柯文哲委任律師鄭深元則在庭上指出,若庭期有空檔,應優先安排已排定證人之交互詰問,而非插入未必必要的會議勘驗;此外,原擬再傳喚證人袁秀慧、陳信良、簡瑟芳,但因評估後認為無實益,當庭撤回申請,以加速案件審理進度。
鄭深元批評,案件審理期間,相關被告如朱亞虎、陳俊源另遭搜索調查,甚至都發局前總工程司邵琇珮亦被檢方要求撤銷緩起訴處分,質疑檢方此舉影響審判公正性。對此,檢方否認干預證人,並澄清對於邵琇珮僅為確認證詞與被告身份是否一致,並未改變求刑立場。
庭訊於晚間6點多結束。全案預定於7月8日續行開庭,將再度傳喚一名經手京華城案的官員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