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團體在4/19站上凱道。周永受攝
大罷免行動進入最後階段,一方面由於連署成績超乎原本預期的好,所以引發藍營緊張;另一方面藍營反制大罷免的罷綠連署被發現太多死亡連署,引發檢方調查偵辦,也再度升高藍綠對峙。四一九大罷免相關社團在凱道舉辦5萬人「拒絕統戰,守護台灣」集會後,藍營也將在四二六於凱道集會反制。大罷免外溢的政治效應將對台灣產生哪些重大衝擊?
「拒絕統戰、守護台灣」凱道大會師活動,吸引約5萬人到場。周永受攝
蔣萬安提倒閣 應是認為民氣能拉高藍席次開出第一槍的是台北市長蔣萬安,他提出了「倒閣重選」的主張。在台北地檢署偵辦罷綠幽靈連署案,蔣萬安前往北檢抗議時說,與其讓執政者用不公不義手段危害台灣,不如由立法院推動倒閣、把立委改選當為對總統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他提出這個主張可能出自以下幾個判斷:
一是大罷免氣勢高漲,最後被罷免的藍營立委恐怕會超乎預期,國民黨不僅將失去國會最大黨地位,甚至加上民眾黨8席和無黨籍2席也不會過半。因此,與其拼個別被罷免的選區補選,不如全面改選。
二是因為川普關稅風暴對台灣經濟衝擊很大,不只股民資產暴跌,接下來許多受影響的產業恐怕會出現失業潮。民調結果顯示,
民眾對總統賴清德處理關稅風暴的滿意度很低,因此,蔣萬安把訴求層次拉高到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
第三點,蔣萬安提出倒閣改選的最主要論述是:因為要抗議檢方偵辦罷免連署造假案「不公不義」。他認為
檢方的行動會激起藍營支持者反彈,民氣可用,藉這個機會改選立委可以幫國民黨衝高席次。批判民進黨政府藉司法偵辦打壓國民黨這個訴求其實對罷免案正反兩面影響併陳,下文會再探討。
台北市長蔣萬安到北檢聲援,拋出倒閣建議。資料照片,周永受攝
當然,不免有人從蔣萬安個人政治利益來考量他倡議罷免案的動機:這是在挑戰黨主席朱立倫的領導權威,重新樹立蔣自己在黨內的形象與領導地位,並為將來問鼎總統大位預作布局。
朱立倫領導力備受質疑 引爆黨內新一波權力鬥爭的確,從本屆總統大選藍營落敗以來,朱立倫在國民黨內的領導力已備受質疑。立法院完全由傅崐萁主導,藍營鷹派與民眾黨黃國昌結盟,黨主席的影響力江河日下。此外,這次國民黨爆出大量死人連署,說明黨機器早已生鏽、黨部動員名單不知道已多久沒有更新,才導致一堆過世、失聯黨員被拿去當罷綠人頭。黨機器失靈這筆帳自然也會算到黨主席頭上。
如今大罷免聲勢高漲,國民黨黨中央因應無方,這正是蔣萬安挺身而出挑戰朱立倫的大好機會。此外,國民黨親中鷹派搞得天怒人怨,蔣萬安此時出頭搶奪立委選舉主導權,也可以擺脫立法院藍營鷹派的左右牽制、建立自己能主控的路線。再退一步說,即使立委選舉國民黨選得不如人意,蔣萬安還是保有京兆尹這個有利位子。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左)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出席在野領袖會議,兩人「抱抱」展現友好。周永受攝
蔣萬安開了第一槍後,國民黨內部後續出現反朱立倫聲浪。前彰化縣縣長卓伯源21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公開對朱立倫叫陣:「國民黨有史以來沒這麼弱。」「朱立倫主席太辛苦,造成人民太痛苦,應該讓他休息。」朱立倫4年黨主席任期今年10月將屆滿,黨主席改選勢必引爆國民黨內另一波權力鬥爭。 罷免案、主席改選以及下一屆總統提名都掛鉤在一起。
民團才是大罷免主導者 綠營弄不好反得罪選民那麼對民進黨政府而言,改選和罷免哪一條路比較有利?在大罷免推動前,民進黨內就有人主張立法院民進黨黨團應主動提議倒閣,以求總統下令改選立委,打破朝小野大的僵局。但當時國民黨加上民眾黨佔國會多數,他們不可能同意倒閣改選,如今若國民黨主動提倒閣,不就正合民進黨之意?
民進黨卻得面臨兩個難題:首先,大罷免的口號雖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但各地方推動大罷免的主力都是自主民間團體,這些團體不會完全配合民進黨黨意行事。如果民進黨順應藍營提議倒閣,它要如何說服各地推動罷免的民團?如果處理不當反而會得罪眾多原本支持民進黨的公民團體與基層選民。
這次大罷免多為民間團體發起。資料照片,廖瑞祥攝
其次要考量的難題是,罷免與倒閣改選的結果對各黨的利弊到底如何?這就回上文提到蔣萬安的盤算:檢方偵辦罷綠連署造假,國民黨指控民進黨政府辦藍不辦綠,這激起不少藍營支持者對民進黨政府的不滿情緒。蔣萬安盤算的是,此刻利用這股民氣發動全面改選,應可讓藍營立院席次增加。但是從另一的角度想,即使罷免案第二階段過關進入正式投票,要達到罷免門檻還是很高: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25%以上。如果檢方偵辦罷免連署造假激起藍營選民反彈,有可能衝高罷免案反對票,也讓罷免案難以過關。
倒閣勢必大傷白藍 兩黨主席考量現實「站一起」如果立委全面改選,無疑民眾黨會是最大輸家。因為柯文哲案情讓民眾黨支持度大跌,一旦改選民眾黨很難再保有8席不分區立委。所以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急著搞「在野領袖峰會」,要把民眾黨和國民黨綁在一起,不讓自己單獨泡沬化。而以國民黨目前的支持度,若全面改選也很難把民眾黨的票源全部吸納過去,國民黨想單獨過半並不容易。考量這些現實因素,黨內受到挑戰的弱勢主席朱立倫也選擇和黃國昌相濡以沫、綁在一起。
不過民進黨必須警惕,不要因為大罷免情勢太好而「鬥志」過強,反激起藍白支持者抱團凝聚。檢方調查國民黨罷免連署造假,只能怪國民黨自作自受,自己在立法院發動修改《選罷法》,加重偽造連署書的罪責,讓檢方有法律依據查辦藍營大量死亡連署。網路上流傳著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在立法院發言說明為何修《選罷法》以防止假連署,也成了打臉國民黨控訴民進黨政府政治迫害的大反諷。
民進黨應收起鬥志 還給民眾良性對話空間原本國民黨自作孽、讓檢方得以依法查辦,全民也吃瓜看戲、讓國民黨鬧笑話,「政治迫害」說法也會不攻自破。但是賴清德政府「鬥志」昂揚、步步進逼,連內政部長劉世芳也站到第一線開戰,宣稱朱立倫是北檢外聲援抗議的「首謀」、她要把藍營主導者都移送地檢署偵辦。內政部長雖然是警政署上司,但她出面喊辦人無疑增加這個案件的政治性,也讓藍營更有口實批判民進黨政府藉司法行政治迫害,就政治效果而言,就是讓藍營選民危機意識提升、強化藍綠對立,這對罷免投票反而是不利的。
內政部長劉世芳喊辦朱立倫,反不利大罷免。資料照片,廖瑞祥攝
更重要的是,這次大罷免展現出最大意義是:對在野黨立委無理性刪預算,不再被解釋為朝野對立抗爭,而是危及台灣安全的行為,這是在助中國將台灣繳械,已經構成國安危機。也因此,一些黃埔退將、一些過去不關心藍綠鬥爭的民眾(其中不少女性民眾)都站出來當志工推動罷免運動。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讓台灣民眾跳脫藍綠框架,重新思考、對話台灣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不過,如果民進黨政府只著眼於逮住機會法辦在野黨高層,只會強化在野黨支持者的不安全感、逼得他們再向藍白領導核心靠攏。如此一來就辜負了參與大罷免的廣大基層志工這幾個月的奉獻,他們開展出一個台灣認同與安全的對話空間,不應該再度被化約成藍綠朝野對立。
大罷免是會把台灣政治帶向良性的對話互動,還是繼續陷入歹戲拖棚的朝野對抗泥淖?這一方面要靠政治領袖的胸襟視野,同時也有賴公民團體發揮主動性與創造力,引導這場運動往良善的最後一哩路繼續前進。
*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