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家俊專欄:川普讓台灣進入大關稅時代

    2025-04-11 09:09 / 作者 王家俊 / 主筆
    川普啟動對等關稅戰並喊卡90天,讓多國政經地震。美聯社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進口商品課32%關稅,引爆國內政治、經濟大地震。對等關稅生效13個多小時後,川普9日對「沒還手」的75個貿易夥伴丟出90天「豁免金牌」,中國有效關稅則加到145%。一舉將台灣政治從大罷免時代,推進到與大關稅時代並陳。

    川普的關稅計算公式粗暴,算法沒邏輯、數字也錯了。目標是縮減美國貿易逆差,將製造業帶回美國,逼各國買美國商品,上談判桌,壓根沒打算講道理。大關稅時代的台灣,中美兩大之間難為小,大罷免成為潛流,即便心知肚明,劇本繫於一人,應對大關稅計畫趕不上川普變臉,朝野也必須推演下去。

    總統賴清德對川普的意圖看得非常清楚,定調拒絕高關稅,加速對美談判,從台、美「零關稅」開始談起,並擬定策略做為談判籌碼,包括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對美投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等;行政院長卓榮泰10日也火速在院會通過新台幣880億元「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獲立法院朝野黨團一致支持。

    戰略部分,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9日在中常會拋出「脫中入北」論。他主張,過去說台積電在台灣,才有矽盾可保台,但全球北方民主國家都想爭取優秀台商,投資「脫中入北」能以自身經濟實力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台灣應利用每一次地緣政治經濟變動時刻,推動適合國家發展的方向,轉危為安。綠營認為,這是賴總統奠基綜合研判,有效因應大關稅時代的國家戰略主張,各界都可以討論。

    大關稅時代,在野黨也沒閒著。國民黨執政縣市展開一系列「串聯、自救」關稅應對會議,有政治企圖心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台中市長盧秀燕分別邀集北北基桃、桃竹竹苗、中部八縣市會商對策,盤點產業衝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0日也召集黨籍縣市長討論應對關稅之道,以地方包圍中央。

    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喊話禁台積電、聯電赴美投資,呼籲降低汽車關稅,甚至要求政府表態恢復核電,以買美國奇異、西屋兩大廠的核電設施釋出善意,作為關稅談判籌碼,讓川普高興。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也從大罷免漩渦活起來了,建議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為赴美談判重要成員。

    一夕之間,台灣從政壇到民間,由朝到野,談論關稅戰的煙火此起彼落。其中藍營從原本試圖把大罷免降溫為「冷灶」、待宰羔羊中暫時脫身,跳出來把大關稅燒成「熱灶」。邏輯很簡單。

    國民黨想趁勢推高大關稅時代的政治動能,以取代大罷免時代,最好逼民團、綠營放棄大罷免。其次,以在野黨自救置換被罷免的概念,訴求執政者有心搞政治、無力救經濟,忽視產業與人民為對照,凸顯政府「無能」;第三,天下大亂、情勢大好,朱盧各自圖謀黨主席改選角力,盧張盤算2028大位及政治未來。

    大罷免如果是一種勢,大關稅就是另一種勢。川普造出大關稅這一局,完全超乎台灣政壇想像。政治順勢則易。逆勢則難。

    藍、綠陣營很快抓住這波大關稅時代的趨勢。執政的民進黨必須求穩,有節有度,慎思而行,而非全盤隨川普起舞。原則上是對的。不過,在野黨拿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對新加坡國民說明被課10%關稅的影片演說,對照賴政府的出手時機與表現,以及政院協商880億元方案引發藍綠大黨鞭「搶C位」風波,被外界質疑活在大罷免時代,不願與時俱進。部分縣市首長動作百出,在大關稅時代搶出頭、爭鋒。各陣營內外也都出現政治上的警訊、雜訊。

    川普啟動台灣走入大關稅時代,對經濟、企業、股市、民生來說,帶來莫大變數並承受無可預測的風險,狀況持續滾動,變幻深不可測。對台灣政客來說,危機就是轉機。大關稅時代,危機入市,就是進場布局的好時機。
    王家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