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新莊故事遊藝隊這個團體出現,是因為幾年前,新北市政府要都更武德殿。」七年級生蔡婉筠從小生長在新莊路上,對新莊老街生活圈的一磚一瓦、綿延九保(里)中,每條彎曲巷弄內的有應公、土地公、王爺、媽祖等數十間大廟、小廟與眾神明如數家珍,而現在的她正是新莊故事遊藝隊的組成元老兼隊長。
蔡婉筠所提及的「都更武德殿」事件,完整名稱是「新莊路214巷文德段」公辦都更。自2013年成案以來,備受當地文史工作者與新莊社大關注,2014年,由在地青壯為主力成立的新莊故事遊藝隊即結合社大力量,希望藉由呼朋引伴、走讀新莊路,連結起不同世代對這塊土地的情感,創造「起高樓」之外的更多想像。
捷運新莊站二號出口出來,是新莊中正路,也是新莊廟街導覽的起點。與之平行的新莊路隨大漢溪河道蜿蜒,曾是新莊最繁榮的地方。(圖片╱新莊故事遊藝隊提供)
新莊路就蜿蜒在大漢溪旁,在艋舺興起前,沿河皆是中國與日本商船往來貿易的重要港埠。在過往,能渡過險要的黑水溝做買賣,是一件特別得神明護祐的幸事,「商人賺了錢回來就會起廟,來自彰、泉、粵等不同族群為了保佑自己的族人也會起廟,不同村里會起自己的土地公廟,還有因械鬥而橫死的先民,這條街上也有許多有應公廟來祭祀這些無名的好兄弟。」
說起新莊故事遊藝隊的組成契機也是與神明相關,身為遊藝隊隊長的她,站在新莊路212號的派出所前神色肅然:「這一大片日治新莊郡役所連接武德殿到日式宿舍區的土地,未來要蓋起30層不等的高樓,在老街區內真的合適嗎?」她再指了指派出所旁,一個月前仍是87歲的原日治警察局長宿舍,在大選前某一晚突然被鏟為平地,如今用簡易鐵皮圍起,老樹在風中蕭條。上個月底的導覽,遊藝隊帶團來到宿舍遺跡前獻花致敬,「有四個便衣跟著我們」。「難道未來新莊會只剩夾娃娃機才能生存,不能留下在地的故事嗎?」蔡婉筠對公權力拋出質疑。
蔡婉筠家學淵源,又是從小在廟街長大。身為新莊故事遊藝隊元老兼隊長,她有滿肚子的生活細節與廟宇趣事可以與眾人分享。(圖片╱蔡婉筠提供)
87 歲的原日治警察局長宿舍,在大選前某一晚突然被鏟為平地,如今用簡易鐵皮圍起,老樹在風中蕭條。(圖片╱白宜君攝)
深埋在新莊派出所後側、日漸頹傾的磚造建築,其實是日治時期的日警練武之地武德殿,迄今已成廢墟。(圖片╱白宜君攝)
一點也不誇張,蔡婉筠是新莊廟會養分帶大的小孩。「我們從除夕開始拜拜,年頭拜到年尾。」她細數:「初一、十五是一定要拜拜,『每一個祖先』不同的忌日要拜拜,拜天公、三官大帝、天官大帝、清明、端午、七夕、重陽,還有每個廟宇神明生日熱鬧,要在家前備案桌。」陪伴她長大的神明與相關節慶、儀式,她不間斷地一口氣念出來,一時忍俊不住,她笑出聲:「大家都說我是宮廟少女。」
對老街有情,源自對長輩的在意與愛。蔡婉筠是阿公阿嬤帶大的小孩,母親來自三重的眷村,不會說台語。從蔡婉筠懂事起,看著阿嬤操持著拜拜的大小瑣事,要怎麼擺放碗盤、要怎麼準備飯菜,對於一般人常粗心弄錯的禮數,她自然而然就銘記於心:「我特別能理解祭祀後面隱含的意思,也特別喜歡去深究。」
對老街、節日、儀式與生活間的緊密結合,如何依慶典作息早融入她的骨血。過去談戀愛時,她曾因七夕要回家與阿嬤一起拜拜,不能與男友一起慶祝而吵架。「一開始,是因為拜七娘媽結束後,會有好吃的麻油雞跟油飯,而男友覺得拜拜是迷信;但其實每次拜七娘媽後,阿嬤會拿供七娘媽梳妝的膨粉給我們擦,希望我們長大都可以如七娘媽一樣莊嚴漂亮得人疼。」
蔡婉筠感念說,那不是長輩為了自己求的,而是她在乎疼惜的子孫。念及長輩的心意,更不能缺席每一個宗教儀式帶給家族與街坊的寧定力量,「後來我阿嬤就直接跳過我媽,把這些工作都交給我了。」她得意一笑。
新莊保元宮於每年農曆的9月7日至9日為太子爺作生日。7日遶境大典,8日法會、拜天公,到9日的過火儀式是整個慶典最精彩之處。「過炭火儀式」俗稱「弄過火」,其用意是為了洗滌神明周遭的汙穢,並增添威靈,達到除穢解厄的作用。(圖片╱新莊故事遊藝隊提供)
新莊廟街上,寺廟與生活早在300年來融為一體。(圖片╱白宜君攝)
新莊地藏庵是在地最富盛名的廟宇之一。(圖片╱白宜君攝)
說是承接了家族拜拜的工作,但其實蔡婉筠就像一般的年輕人一樣,高中後就外出求學工作,曾經新莊就只是放假回家睡覺的地方。四年前,她正值轉換工作的空檔,回到新莊時赫然發現武德殿一帶要都更的訊息,才知道這個深埋在派出所後側、日漸頹傾的磚造建築,其實是日治時期的日警練武之地。
武德殿雖然早在2010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但卻被新北市推托為「都更後,建商會再重新處理」的雜物堆放所,逐漸成為廢墟。也就是這個時候,這個從小在家前看熱鬧看到大的少女,一夕之間發現,這些在自己記憶深處與情感緊密相連的人事物,即將因為現代化的需求而灰飛湮滅。
「我過去從來都不覺得這些感動可以跟人分享,或是讓人理解。但社大發揮作用,讓對新莊有心的青壯年與退休的耆老聚集起來,我才發現這些過往的生活點滴可以整理出來。」她說:「比如像武德殿,政府大概是想讓它壞到不能再壞,居民抱怨,就可以直接都更處理掉。但我們就是每個月辦導覽,一起來做老街的故事,讓在地人或是外地人更認識新莊廟街。她風華絕代,曾是北台第一街。」
新莊故事遊藝隊的組成有輔大學生、家庭主婦、退休耆老,每一次出隊都是浩浩蕩蕩。「我們跟講解廟宇雕樑畫棟歷史的老街導覽不太一樣。」蔡婉筠強調:「我們更強調的是生活的新莊。」遊藝隊成員在帶隊時,不是背誦標準的藝術技法、大師名錄,「而是介紹從小到大我們拜拜的地方周圍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什麼變化。」透過述說記憶,遊藝隊嘗試引起更多歲月共鳴。
生活的新莊就在廟宇旁,遊藝隊帶著眾人了解新莊隨著廟宇而經歷的變化軌跡。(圖片╱新莊故事遊藝隊提供)
當越來越多人走在路上也了解土地的故事,就能體惜彼此,越發珍惜生活之中質樸的情意。(圖片╱新莊故事遊藝隊提供)
每個月一次的走讀導覽,已持續四年,歡迎對新莊有心的人走踏在地。(圖片╱新莊故事遊藝隊提供)
新莊故事遊藝隊在新莊社大與在地青壯的努力下,四年來未曾因志工性質,或是人員流動而停下。而是在更多人走入廟街後,喚起居民湧曾有的光榮情懷。「後來我們發現,當這些老店家慢慢懷疑持續手藝活的價值,我們帶著更多人來認識他們、向這些師傅討教,真的會讓他們做得更開心,不管下一代會不會接手。」在堅持了快要40年的超群西裝行前,掛著遊藝隊為店面製作的手藝解說圖;窗內,羅文淵老師傅西裝筆挺,呼應著廟街昔日曾有10多間手作西裝店的繁榮。
「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另外正職工作,但兼職做的這份工作更是重要。」走在廟街上,蔡婉筠不時停下腳步,介紹兩側糕餅店、西裝店、陣頭館、麥芽糖等老鋪,與老闆頷首為禮,大家都認識她。迄今,雖然時空背景不再,但廟街的光輝仍在堅持的手藝人心裡,也在遊藝隊的努力下,故事持續綿延。
新莊故事遊藝隊與在地耆老共同打造傳承新莊故事的路徑。(圖片╱新莊故事遊藝隊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