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17:59
中央銀行今(2/21)日公布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新台幣645.99億元、月減358.68億元,而房貸利率來到2.238%,創下16年來的新高。官員表示,新增房貸金額減少,主要受到工作天數影響,月變動金額呈現縮小趨勢,出現量縮和漲幅縮小的情況;而利率上揚受三大因素影響,包括銀行增加不動產資產控管、避免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選擇以量制價,以及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使得利率往上調整。
2025-02-12 12:38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近來捲入美國房產是否申報爭議,更被爆可能持有綠卡。民進黨前立委高嘉瑜多次質疑李未如實申報海外財產,並質疑她是否隱瞞美國身份。今(12日)2人同台參加「第十二屆內科千人捐血活動」,就被捕捉到2人站遠遠,中間隔了4、5人,並且全場沒有互動。
2024-12-22 07:10
面對過熱且失控的房市,央行自2020年迄今,已祭出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尤其今年9月的第七波房市措施被稱為「史上最嚴格打炒房」,不過,外界仍有諸多質疑,包括央行控管貨幣供給助長房價、為何不以高利率處理高房價、低利率政策是推升房價幫兇等,央行在最新報告提出5項說明反駁,且重申央行利率政策主要為穩定物價,而非用來處理房價問題,過去日本和瑞典央行曾試圖升息對抗,皆以失敗收場。
2024-12-19 19:33
為了抑制過熱的房市,央行在今年6月和9月連續祭出兩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市場對是否推出第8波管制措施,有不同的猜測。央行今(12/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後,總裁楊金龍表示,維持選擇性信用管制如同外界預期,主要是第三季實施一段期間後,已初步抑制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且房市的交易量縮減,銀行也觀察到民眾轉趨保守。
2024-12-19 17:24
中央銀行今天舉行第4季理監事會,一如市場預期,利率連三凍,房市管制未再祭出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房仲業者解讀,央行打炒房已見到初步成效,因此未再繼續出手加重管制,房市也可鬆一口氣,但整體房貸趨緊縮的狀況並未改變。
2024-12-19 16:35
央行今年連續祭出兩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外界關切是否會推出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央行今(12/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後說明,由於央行在今年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邀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一年(今年第4季至明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接著在9月祭出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從資料顯示,房市交易縮減,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趨緩,且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
2024-12-16 17:27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2/16)發布「社會保障支出統計」,2023年社會保障支出為2兆6318億元,相較前一年增加788億元、增幅3.1%,金額創下有統計以來新高,在10項功能類別中,以「高齡」給付增加786億元最多,主因是退休給付請領人數成長、長照量能與給付增加;而「住宅」增幅最高,高達1.9倍,給付增加227億元,主要受到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支出增加,以及新增房貸補貼所致。
2024-12-10 21:28
台灣人口近年「生不如死」,人口逐步衰退,另外結婚數也維持低迷,但台灣家戶數卻創下28年來新高,總家戶數高達942.5萬戶,年增18.4萬戶。內政部資料也顯示,今年台灣人口數減少2萬人,專家就分析原因,民眾在「節稅」考量下,手上持有房產的屋主們積極進行分戶設籍,因此家戶數才會快速擴張。
2024-12-03 20:59
今年房市可謂「先熱後冷」,2024年移轉棟數頭大尾小,前9個月在股市暢旺及新青安政策帶動下,首購及換屋買氣熱絡;自從9/19央行公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氣瞬間停滯石化,僅剩約五成。推估2024年台灣全年買賣移轉登記棟數約為34萬棟,展望2025年,業界選定「謹」作為代表字。
2024-12-01 08:00
為了抑制高房價,政府陸續祭出地上權住宅、社會住宅等,但前者有年限、總價不夠低等問題,後者租期較短、供給過少的情況,國家住都中心和內政部正積極研擬「使用權住宅」方案,最長可租20年,可選擇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類似韓國「全租房」(傳貰)概念,只是在地上權住宅出師不利且市場已有前車之鑑,政府要推使用權住宅,民眾究竟會不會買單?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