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2:17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因委員人數不足,超過半年未召開委員會議,許多重大決策無法拍板定案,行政院今(7/31)提名蔣榮先、程明修、黃葳威及羅慧雯為NCC委員,並送立院審查。
2025-07-31 08:15
台師大女足隊違法抽血案在輿論沸騰下,教育部強勢要求重審,成功逼使校方解聘周台英,看似為受害學生討回公道,然而強力干預卻可能行政救濟時埋下隱憂;在個案的爭議暫時告些後,教育界人士仍呼籲,未來要對教評會制度進行改革,才能免去「師師相護」的批評。
2025-07-25 11:34
立法院去年底針對大法官人事行使同意權投票,民進黨團祭出黨紀針對劉靜怡投下反對票,引發黨團否決總統提名爭議。總統賴清德今年三月再度提出大法官提名名單,民進黨團針對7名被提名名單也未全部埋單,被提名人陳慈陽、詹鎮榮採開放投票態度,僅獲極低的同意票數。
2025-07-25 11:22
立院今天(7/25)早上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聯手二度封殺總統提名的7位大法官人選。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受訪表示,這是政治算計,大法官同意權行使不應該是划拳比大小,藍白反對也應說明其憲政理念或憲法價值,否則本質上還是政治操作。
2025-07-24 18:10
臨近726罷免投票日,社群串連「百工百業挺罷免」持續發酵,學界也出現表態聲浪。台大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炳煇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公開挺罷免,底下出現一名自稱台大學生的網友留言抗議「原本下學期要修您的課,但還是算了」,沒想到卻被另一位教授截圖「神回應」,引發網友笑翻熱議。
2025-07-19 09:06
針對即將於8月23日舉行的核三廠重啟公投,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劃於8月7日至15日間,舉行5場公辦電視發表會或辯論會,讓正反雙方充分表達立場。昨(7/18)傳出其中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名列支持重啟核三的正方代表,因其身兼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2025-07-10 23:19
美國《紐約時報》10日報導,中國近年擴大出動海洋研究船,在西太平洋探勘研究海床,範圍集中於台灣東海岸及美國領地關島週邊。專家指出,中國科研船顯然在蒐集海床資料,在未來可能的海上衝突中發揮用處。
2025-07-04 11:57
台大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陳炳輝日前在社群表示,法國64%來自核能,但因高溫河流水溫過高,必須關掉核電廠或降低發電,導致許多地方停電,「獨厚核電,害慘法國」,一席話引起小草出征「您住法國嗎?」批他帶風向、腦補瞎掰。陳炳輝對此感嘆,「草是不是上一下我的課再來留言?」
2025-06-30 16:44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今(6/30)率領大法官被提名人拜訪民眾黨團,黨團總召黃國昌提及,民眾黨在大法官審查上看的是專業、道德勇氣,有沒有具備大法官作為憲法守護者向當權者勇敢說不的勇氣,去年民眾黨八票一致投給一位曾經長年批判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劉靜怡教授,後來法學界戲稱,上次大法官審查建立「劉靜怡基準」,他也呼籲被提名人別小鼻子小眼睛,在審查會前一天才交,否則將影響黨團投票意向。
2025-06-30 06:00
6月16日晚間台北市262路電動公車疑因電池故障起火爆炸,整輛車身迅速被燒黑,使得電動車電池安全議題再次受到關注,更凸顯現況缺乏對電動大客車制定深層檢驗制度,影響政府2030年客運巴士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也使得客運系統潛藏公安危機。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