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17:10
由英國眾多企業、廣告主委託律師發起的集體訴訟,週三(16日)在英國法院正式提出,控告網路巨頭Google濫用其壟斷性地位,人為拉高網路搜索廣告價格,使英國的業主長期受害。
2025-04-14 17:47
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目前停職)去年8月在法院辦公室喝伏特加,傍晚竟開車載書記官上路遭警方攔檢,被測得酒測值每公升1.05毫克,被依公共危險判4月定讞;法官評鑑委員會和監察院分別將他移送懲戒法院職務法庭。職務法庭今天認定他知法犯法,重懲免職、轉任台北地院司法事務官,合議庭也公布下重手的理由。對此結果,司法院、監察院、張軒豪均可上訴。
2025-04-14 15:19
有肇事逃逸前案的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去年8月酒駕遭警方攔查,酒測值高達每公升1.05,檢方將他依公共危險罪起訴,張軒豪旋遭停職,法官評鑑委員會將他移送懲戒法院職務法庭,僅建議「罰俸4月」;監察院也彈劾他並移送職務法庭。刑事部分他被判4月,不得易科罰金確定,他向職務法庭求情,但職務法庭函詢宜院意見,宜院也認為他不適任;懲戒法院痛斥張軒豪知法犯法,今天重判免職、轉任台北地院司法事務官。可上訴。
2025-04-11 16:59
新竹地院前法官王榮賓(現已調任嘉義地院)先前審理一件毒品案時,判決被高院撤銷發回更審,但他收到卷宗後卻擱置4年6個月,直到調職前才批示分案,導致L少年訴訟權益受損;更扯的是,監察委員調查發現,本案檢方及法扶基金會都有延宕處理情事,嚴正要求司法院及法務部確實督導所屬機關檢討改進。
2025-04-08 23:03
德國司法制度對我國有著深遠的影響,但一般大眾所看到的都是抽象的法條,然而這些抽象的法條都是來自於實證經驗的整理與演譯,為了讓國人能夠了解德國的檢察實務,最高檢察署集合優秀菁英,完成台灣史上第一本《德國檢察實務》專書,透過台、德10位檢察官的帶領下,以動態、即時的觀察分析方法,介紹德國讓台灣法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實務體系,讓讀者彷彿戴上上VR眼鏡散步德國,欣賞優美風景一般的舒暢。
2025-03-31 17:47
前連一鮑魚負責人、富商鍾文智加保2000萬換取不予延長科技監控,結果真的落跑,導致高院合議庭遭外界撻伐縱放。民間司改會今天(3/31)發布聲明強調,「匪夷所思的裁定導致人犯逃亡,司法迷航公信蕩然無存」,並提出7大改革,呼籲應積極究責、啟動改革。
2025-03-21 12:07
總統賴清德去年8月底提名7人為司法院大法官人選,但遭立法院全數封殺,總統府今(3/21)早召開記者會,由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副總統蕭美琴公布人選。由於藍營近期力推反廢死公投,對於會不會擔心死刑存廢的態度影響立法院人事審查,蕭美琴表示,不回應特定爭議,但大法官在維護憲法秩序上扮演重要角色,希望立法院朝野不分黨派都能共同支持這些一時之選的專業法律人才。
2025-03-19 16:27
北市36歲郭姓女子因罹患漸凍症,不想拖累家人,將2歲女兒悶死後自戕,送醫救回一命,事後被依家暴殺人罪起訴,由國民法官法庭審理。法官調查後,發現她以平板輸入姓名就要花費1分21秒,講話也會被口水嗆到,已無就審能力,裁定停審,是北院國民法庭停審首件。
2025-03-17 14:45
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去年8月酒駕遭警方攔查,酒測值高達每公升1.05,檢方將他依公共危險罪起訴,司法院也將他停職。一審判4月,他目前上訴高院中,法官評鑑委員會將張軒豪移送懲戒法院職務法庭審理,但僅建議「罰俸4個月」。職務法庭原定今天下午判決出爐,但合議庭因故突然取消宣判,將擇期「再開辯論」,屆時將另訂宣判期日。
2025-03-13 18:10
賴清德總統今天(3/13)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直指中國持續擴大對台灣的融合發展策略,已是我國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我國沒有選擇,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賴清德也宣布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對此,不少網友翻出當年廢除軍事法庭正因為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質疑是否打臉當年主張。對此,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直言,時代已經不同,面對中共滲透我國軍方的「境外敵對勢力」:我們不會再容忍!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