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5:24
40歲女星大牙(周宜霈)今宣布與羽球教練廖勛威(阿廖師)離婚,震驚粉絲。兩人結婚5年遲未生小孩,大牙曾透露,老公被診斷精蟲殘肢多,自己卵子較少,「跑道又比較長」,要自然懷孕會比較困難。
2025-08-07 17:40
37歲小穎先生從青春期開始,跟哥哥、姐姐一樣,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只敢穿黑衣、用黑坐墊,甚至在面試中忍痛不敢動。前後歷經超過10次手術後,終於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病灶大幅減少、幾乎無痛,他感嘆:「這種病不是忍一忍就會好,找到正確治療,才能重獲新生。」
2025-07-27 12:25
13歲青少年查出脂肪肝!兒童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日前在臨床上收治一名青少年,暑假期間每天使用螢幕時間超過10小時,就醫時肝功能指數、三酸甘油脂超標,且有胰島素阻抗現象,診斷為中度脂肪肝患者。王律婷提醒,每天螢幕使用時間超過5小時的青少年,罹患脂肪肝的風險是少於5小時青少年的2.1倍,家長應留意5大要點,預防孩子肝功能受損。
2025-07-18 15:40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被發現手背瘀青、腿部腫脹,健康狀況引發關注,白宮發言人證實,川普經醫療團隊檢查後,被診斷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屬於70歲以上高齡族群常見的血管退化問題。對此,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黎家銘指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在老年人族群中並不罕見,保守治療如穿著彈性襪、抬腿、規律運動及控制慢性病,是減緩症狀的重要方式。
2025-06-29 05:00
現代生活步調快得像高速列車,外食、久坐、壓力山大就像車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我們來不及細看,卻正悄悄地在身體裡留下印記。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頭腦昏沉,或是情緒悶悶的、動不動就想嘆氣?別輕忽這些小訊號,中醫警告:這可能不是小毛病,而是你的身體正在「發爛」,準備將這些看似無害的「堵塞」累積成未來惱人的慢性病!
2025-06-26 19:35
現代人工作型態常面臨久坐、久站,因此對脊椎負擔大,常出現退化性椎間盤疾病、脊椎滑脫,而治療所需之「特殊功能及材質脊椎間體護架(CAGE)」自費使用價格昂貴,健保署今天(6/26)表示,已通過CAGE可以自付差額方式納入健保給付,健保負擔費用兩成,患者自付八成,可以減少患者負擔,新制下半年上路,估計每年可以幫助1萬人次,健保新增支出約2.5億元至3億元。
2025-06-22 17:47
中國上海一名26歲雷姓男子,去年11月在一家網咖連打3天電玩,期間4度嘔吐,店家屢勸就醫,他都不聽,最後猝死。事後雷男父母提告網咖求償,法院認為,雖然雷男本身須負主責,但網咖也有責任,因此判賠近40萬元人民幣(約165萬元台幣)。
2025-05-27 12:01
現代人因工作、學業壓力,常導致腸胃不適甚至便秘,為改善健康狀況,許多人透過攝取蔬果補充營養。但也有民眾擔心攝取過多水果恐導致果糖攝取超標、增加體重。對此,台灣腸道醫學會理事長郭昭宏建議,每日水果攝取量以「一個掌心大小」為一份,成人每日應攝取兩份,並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GI)水果,如奇異果、木瓜、柑橘類與蘋果,有助血糖穩定與腸道保健。
2025-05-03 17:56
便秘很困擾!國內一名23歲女子因嚴重便秘,導致糞便「刺穿結腸」,甚至衝到胸腔,差點丟命,所幸及時動手術才保住性命,而這起病例近日被泰國醫師薩蘭魯斯(Saranruss)翻出重提,提醒飲水不足、攝取過少膳食纖維、憋便或久坐不動,都可能成為引發嚴重腸胃問題的原因。
2025-04-02 12:14
41歲女星吳婉君3月13日凌晨遭從去年7月開始交往的46歲男星趙駿亞家暴毆打,隨即前往中和分局報案,提出「傷害」及「家暴」告訴,她強調絕不會和對方復合,已申請保護令,而因此事一出門就會恐慌症發作的她強打精神推出新的廣告作品,大方分享「追劇三寶」,「微醺飲品、零食、小毛毯,絕對是我儀式感的關鍵配備」。讓她暫拋恐慌陰影。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