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骨質疏鬆釀「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醫師教預防5大關鍵

    2025-10-12 07:00 / 作者 施書瑜
    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蘇斐琳表示,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疾病」,因為在骨折發生前幾乎沒有症狀,但後果卻十分嚴重。成大醫院提供
    一名79歲長者起床時滑倒,髖部骨折住院,術後雖成功卻併發肺炎,生活無法自理。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蘇斐琳指出,髖部骨折案例常因骨質疏鬆未及早發現,而65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為降低風險,醫師提醒應掌握5大預防關鍵:補鈣與維生素D、規律運動、戒菸限酒、防跌措施與定期檢查。

    蘇斐琳表示,骨質疏鬆是一種被稱為「沉默疾病」的健康問題,發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卻可能在跌倒後帶來嚴重甚至致命後果;據統計,65歲以上的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死亡率可達20%,其中許多人因長期臥床引發感染、衰弱或其他併發症,生活無法自理,需長期依賴照護。

    她談到,一名79歲長者日前在清晨起床時不慎滑倒,造成髖部骨折。手術雖順利完成,術後卻併發肺炎,加上復健困難、無法自理,導致生活品質明顯下滑。經檢查才發現,他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但在骨折前完全無自覺。

    蘇斐琳表示,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停經後女性、65歲以上男性、體重偏輕、久坐少動者,以及長期抽菸、酗酒、使用類固醇藥物者。若患有糖尿病或甲狀腺疾病,也會增加骨鬆風險。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檢測工具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能準確評估骨骼強度,檢查過程快速、無痛,輻射劑量也極低。雖然健保目前僅針對曾骨折或高風險病人提供給付,醫師建議民眾可依據個人狀況與醫師討論是否自費安排檢查,以掌握自身骨骼健康。

    依國健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民眾中,平均每10位就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女性比率顯著高於男性。醫師提醒,骨質疏鬆並非無法預防,透過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從事適度負重運動、戒菸限酒及改善居家防跌環境,均能有效降低骨折風險。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維持良好骨骼健康將成為長者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蘇斐琳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及早檢查與日常保健,才能在老年維持行動力與自立能力,減少不可逆的傷害。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