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6:25
全家便利商店響應政府「0-2歲社區公共化托育計畫」並落實友善職場承諾,斥資1,500萬元於台北市中山區總部設立「全家托嬰中心」,已於9月初合法立案,將於9月22日正式收托,成為零售業首度投入自辦托嬰中心的企業。
2025-09-12 09:10
已婚編劇蔡坤霖以影集《返校》、電影《鬼才之道》走紅,近日遭編劇團體課程學生控訴對她權勢性騷,對此昨(9╱11)深夜他以逾3500字聲明喊冤,強調:「本人蔡坤霖,並沒有對C小姐進行權勢性邀約或性接觸。也未與C小姐或其他業界同仁或後輩,藉工作或授課之由發生性關係或有任何不當的性邀約或性接觸。」還說自己看到報導的第一時間也感到震驚和困惑,「我自問行事坦蕩、問心無愧,願接受一切法律和公眾之檢視」。
2025-09-10 13:58
根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報告顯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再度進入我國十大死因,其中在「15至24歲」與「25至44歲」兩組年齡層中,更高居第二名,呈現年輕化趨勢。恩主公醫院精神科醫師王品洋表示,從臨床和統計顯示導致自殺的兩大關鍵:第一是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累積,第二是生活壓力疊加。
2025-07-31 13:15
現正值暑假期間,但國教行動聯盟指出,估有3%兒少須承擔照顧家中長輩的責任,沒有獲得喘息的機會。國教盟呼籲政府全面普查,完善校園和社會的支持網絡。
2025-07-28 08:00
立法院7月18日三讀通過修法,加重虐童刑責,包括增訂虐殺及凌虐致死未滿7歲之人最重死刑等規定,但重刑後真能遏阻類似悲劇發生?要解決虐童事件,應從治本方面著手,本篇將從家內虐童案件檢視原因、問題環節及未來該努力的方向。
2025-07-06 07:00
在數位科技普及的今天,人手一機已是常態,網路早已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對兒童、青少年來說若使用失衡,不僅會影響作息與學業,甚至可能發展為「網路或遊戲成癮」。這類狀況常被長輩簡化為「只是愛玩」,卻忽略了背後可能潛藏的心理困難。醫師提醒,成癮行為往往與情緒低落、人際挫折、學業壓力或家庭緊張等現實困境有關。若能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將有助於孩子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節奏與自我掌控力。
2025-07-01 06:30
舍監遭學生毆打骨折、高校生持棍攻擊老師、學生鬥毆桌椅齊飛⋯⋯這些並非個案。校安通報統計顯示,師生管教衝突事件的通報比例5年來暴增4倍,一般鬥毆、其他校園暴力事件也呈現同樣趨勢,第一線教師與專家認為,這跟通報意識增加有關,但背後又是更複雜的議題:教師為自保而通報及濫訴隱憂。然而,面對仍需協助的學生,除了重新思考通報、投訴機制外,包含輔導、特教以及親職教育等資源也必須介入,才能幫逐漸失速的校園踩下煞車。
2025-06-09 08:00
教育部預計今年9月實施新制,強化校園手機、載具管理措施,然而,越來越多國際研究顯示,校園手機禁令的效果十分有限,學生只是將使用時間移到校外,整體使用量並未減少,而台灣本土調查及教育工作者紛紛觀察到,學生往往在進入學校前就開始接觸手機、網路,然而大多數家長受限於種種因素,缺乏引導孩子的相關知能,面對不會回頭的數位浪潮,公部門還有更多措施可以協助,尤其社會更應該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體驗生活。
2025-05-10 17:27
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凌虐致死引發眾怒,關心兒少權益的民間團體「剴剴網路媽媽群」今(5/10)天下午在凱道發起「終結兒虐、陪你長大」護兒大遊行,吸引上萬民眾響應,主辦方提出設立「兒少保護部」、增訂虐殺兒童罪等6大訴求,呼籲政府重視。對此,衛福部回應,目前已設有「兒少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協調跨部會資源,提升兒少福祉;至於虐殺兒童罪,衛福部表示,涉及刑事司法量刑政策,將配合法務部凝聚共識研商處理。
2025-05-10 16:59
台北市劉姓保母姊妹虐死1歲男童「剴剴」案將在13日宣判,關心兒少權益的民間團體「剴剴網路媽媽群」今(5/10)在凱道發起「終結兒虐、陪你長大」護兒大遊行,吸引上萬民眾響應,還有台北101董事長、藝人佩甄也到場聲援,主辦方提出設立「兒少保護部」等6大訴求,呼籲政府重視。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